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一月二十五日)出席「東華三院馬場先難友紀念碑列為法定古蹟紀念碑記揭幕典禮」的致辭全文:
何主席(東華三院主席何超蕸女士)、陳淑慧女士(香港賽馬會代表)、林筱魯主席(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何湛先生、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早晨。我非常高興出席今日的典禮。首先我代表特區政府向東華三院致謝,感謝東華三院大力支持政府的文物保育工作,支持把馬場先難友紀念碑宣布為法定古蹟;我亦藉此機會衷心感謝香港賽馬會多年來捐助馬場先難友紀念碑的維修經費。
今日我們佇立在紀念碑前,想到當年六百多名在馬場大火中不幸遇難的中、外人士,仍感到十分難過。馬場大火慘劇發生後,東華醫院迅速展開無分國界的救急扶危工作,賑濟災民,並安排撿拾遺骸,其後更興建馬場先難友紀念碑,以表悼念,充分體現東華三院傳統的關愛及慈善精神。東華醫院當時公開徵集紀念碑的設計,最終選定曾於工務司署任職的何想先生的設計圖。他的設計糅合了中西文化,既有中式的琉璃瓦頂及鰲魚裝飾,亦有意大利風格的花崗石壁龕,巧妙地融匯中國傳統與西方古典的建築元素。當年,何先生更協助督導工程,讓紀念碑順利於一九二二年竣工。令人欣喜的是,何想先生的孫兒何湛先生現時是東華三院文物館的義工,協助整理東華三院的歷史文獻,他們爺孫二人分別擔當着創造和承傳東華三院文化遺產的重要角色,實在值得我們敬佩。
馬場大火後的賑濟,以及紀念碑的設立,只是東華三院創院一百四十多年以來,眾多惠及香港社會的善舉之一。東華三院歷年來因應社會需求,提供了多元化的醫療、教育和社會慈善服務,惠澤廣大市民。此外,東華三院在文物保育工作上亦不遺餘力,先後支持政府把東華三院文物館、上環文武廟及馬場先難友紀念碑等列為法定古蹟;此外,東華三院於二○○三年為東華義莊進行的修復工程,亦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修復獎的優異項目獎。
自馬場大火後,全港的消防安全標準已得到提升,而香港賽馬會亦將看台改以混凝土建造,其後又不斷改善馬場設施,令跑馬地馬場成為今日世界一流、設備完善的賽馬場。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香港賽馬會更將每年盈餘撥作慈善用途,回饋社會。馬會現時每年撥作慈善用途的善款超過十億港元,惠及社會不同階層。在文物保育方面,馬會亦貢獻良多,其中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全數贊助,把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為一個結合文物保育、當代藝術和休閒設施的優質文化空間,更將於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屆時將會是香港文物保育和創意文化的地標。
馬場先難友紀念碑原為悼念一百年前的馬場大火死難者而建造,今日,它標誌着東華三院和香港賽馬會兩個本港重要而且歷史悠久的慈善機構對社會的貢獻。紀念碑已於去年十月二十三日列為法定古蹟,成為香港重要的文化遺產,特區政府定當與東華三院攜手合作,繼續保育這座彌足珍貴的歷史建築。
最後,我藉這機會向大家拜個早年,祝各位身體健康、事事如意、家庭幸福。多謝各位。
完
2016年1月25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