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十一月六日)出席一項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一手樓宇的成交量下跌了六成九,政府是否出手過重?
發展局局長:我們認為現時引入新的印花稅措施是合適的,並不覺得是過重,大家不妨觀察長些時間。政府的取向是「香港人自住優先」。
記者:蝦尾新村的鄉村擴展區被興建樓宇出售,你們如何看這做法?為何在二○一四年時未完成丁屋檢討已解凍這些鄉村擴展區?
發展局局長:我今早看到有關的電視新聞報道,指在鄉村式用地內建丁屋,內容未必一定是準確的。剛才你提到鄉村擴展區,這政策是上屆政府與鄉議局商議後,就數個鄉村擴展區會進行收地和做一些工程以改善鄉郊環境;我們現時只是跟進相關工作。在這階段,在政府內部的資源調撥方面,已調撥資源預備進行兩個擴展區的改善工作,我們仍然需要得到立法會的撥款才可推行。至於其他數個擴展區,在過去數年,我們沒有採取過任何措施。
記者:但現時那裡興建了出售樓盤,你對這做法有何看法?會否有任何跟進行動?
發展局局長:你指興建了樓盤,我不是很清楚你所指的是甚麼。正如我剛才所說,就鄉村擴展區,上屆政府與鄉議局商議後,有十個擴展區需要進行改善工程。在過去數年,由現屆政府上任至今,在這方面其實並沒有任何更改,也未有任何推進。
記者:有人認為提高印花稅率是針對香港人,但對內地人買樓不是有太大影響,會否覺得其實是幫助了內地人去買樓,反而不是幫助香港人?
發展局局長:這是個誤解,因為內地人在香港買樓,除了要繳付買家印花稅外,也需要繳付新的印花稅。因此,內地人購買香港物業的印花稅負擔應該也是加重了。就香港人而言,如果是自住物業,不管是換樓或現時未擁有物業而需要購買物業,新措施對他們是沒有影響的。新措施正是壓抑買樓投資人士的需求,所以對買樓自住的人士來說,是相對好了的。(舉例來說)如果自住人士欲購買物業,假設是二手市場的物業,而與他競爭的是投資人士;大家明白,很多人買樓自住,都要衡量自己的財政實力,尤其是中小型「上車」樓房買家,計數要很清楚。相反,對投資人士而言,加三幾十萬對他們來說往往只不過是一念之間,所以買樓自住的人士在競爭方面相對較吃虧。現時我們在印花稅方面加重負擔,令買樓收租的人士不單只付出較高的成本;另一方面,由於其成本較高,風險亦會增加。因此,我們認為在這階段引入加重壓抑買樓投資需求(的印花稅)是合適的。
我想藉此機會補充一下未來住宅樓宇供應的資料。除了壓抑需求外,在未來數年,我們會繼續增加私人住宅的供應。有幾個數字值得大家參考:第一,在九月底時,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樓供應有93 000個單位,與六月底的數字相若。大家亦看到,在七月至九月的成交量很大,在成交量如此大的情況下仍然能維持在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盤有93 000個單位供應,可見供應量是很大的。我們估計供應會在未來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大家再看看樓花的審批數字,由今年一月至十月,我們審批的樓花牽涉14 000個單位。我們估計現時在不同發展商手上,隨時可開盤的樓花或已興建的單位約有17 000個單位。在過去數年,由於我們大力推出土地,私人住宅的供應能夠持續,亦看到已動工的地盤,符合申請賣樓花資格、已申請但未獲批或尚未申請的,牽涉的單位也有25 000多個,所以未來新盤的供應是充足的。
另外一點,就是落成樓宇的數量。今年年初的時候,差餉物業估價署估計,今年的落成量有18 000個單位,這較過往十年的數字都高;跟過往平均一年落成14 000個(應為11 700個)單位的數字比較,其實是高了很多。我們過去幾年陸續地推地,估計未來的落成量會維持在一個高的水平。還有一點請大家注意,這些單位落成之後是現貨樓,雖然這些樓絕大部分已經預售;但當單位的業主收樓後,可以將其出租,如果他們自住,他們原本所住的單位也會騰空用作出租或出售;所以對於現貨市場來說,供應便會增加。此外,我亦掌握了一些動工的數字。今年來說,一月至九月的動工數字達到19 000個,在過去十年多,都沒有一個這麼高的動工數字。我們掌握未來這幾年的動工數字會維持在一個高的水平,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在私人住宅樓宇的供應和新盤的數量是充足的。
記者:有關鄉村擴展區,會否鼓勵將丁屋改成可出售的樓盤?
發展局局長:沒有這樣的事情。我想再次重申,過去政府曾經凍結鄉村擴展區;而上屆政府跟鄉議局商議之後,找了十個區出來準備做鄉村擴展區,以改善相關鄉村的環境。政府在資源調配方面,曾為兩個擴展區調撥了資源,並可以去立法會申請撥款進行工程,但現在仍未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這是執行上屆政府的承諾。至於其他的鄉村擴展區,我們在現階段仍未有任何資源去進行任何計劃。在這方面,請大家不要誤會。而大家現在所看到在附近丁屋的情況是另外一回事,希望大家不要混淆。
記者:發展商打算提供一些優惠去應對政府這次的加稅,新措施是否「治標不治本」?
發展局局長:希望大家不要根據一些短期的反應而太快下定論。我記得年初樓市下調的時候,有人跟我說怕樓市大跌,並會有很多負資產個案出現;又問我是否應該繼續大力推售土地。當時我跟大家說,「雙辣招」是不會撤的。我們推地的力度和決心是不會變的。現在回望,這並不是很多個月之前的事情。政府會密切留意市場的情況,我們每個星期都會檢視過去一個星期的成交情況,然後考慮。大家不妨靜觀其變,看看市場上各方面就着政府的新措施的反應如何。我再次重申,我們提出這個措施,是要貫徹「香港人自住優先」,投資需求是其次,不管是境外還是本地的投資需求。由「雙辣招」引入至現在,根據統計數字,非香港居民和香港註冊公司購買香港物業的比例,一直以來佔總成交量也沒有超過百分之二;目前來說,這並非是一個需要急切處理的問題。但在過去一段時間,尤其是過去一季,大家也看到成交暢旺的時候,本地人多買一層樓收租的情況和數字均上升得很快,大概佔成交量的超過百分之二十以上。我們計計數,並看看以往的平均數,如果一個月有一千多個單位是購買用作收租, 一年便會有萬多個單位。我們一年的新增土地供應大概18 000至20 000個單位,香港人多買一層樓收租就佔了我們新供應中一個相當的部分。雖然多買一層樓收租的人士有些是從二手市場購入,但總的來說,在我們的新增供應中,如果按剛才的推算,結果相當大部分的新供應被投資需求所消耗,便會擠壓了那些要買樓自住人士的空間。我剛才已經解釋了,就自住需求而買樓的人在這個情況下,可能會處於一個較不利的位置,所以我們認為現在推出新措施是恰當的,在時機上亦是應該的。我們會緊密留意市場的情況,然後適時作出不同的回應。多謝大家。
完
2016年11月6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9時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