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署理發展局局長馬紹祥今日(一月二十日)在介紹二零一七年《施政報告》中有關發展局政策範疇措施的記者會上的開場發言:
過去幾年,發展局及相關部門實行多管齊下的策略,推行各項短、中及長期措施,致力增加土地供應及建立土地儲備,應對香港市民住屋及其他方面的需要。
這張地圖顯示各項主要增加短、中及長期土地供應措施的大概位置。
政府過去幾年在土地供應方面的努力漸見成效。
短中期方面,透過更改土地用途和提升發展密度,合共可提供超過38萬個住宅單位。
中長期方面,各個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建(包括古洞北和粉嶺北、東涌、洪水橋及元朗南),加上正在規劃的潛在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包括小蠔灣車廠和八鄉車廠),可共提供超過22萬個住宅單位,以及超過860萬平方米工商業樓面面積。
總的來說,各項短中長期土地供應項目可提供超過60萬個住宅單位。
檢討現有土地用途和適當增加發展密度,是短中期的有效辦法。
在過去幾年《施政報告》,提及共約19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截至一月中,有接近一半,即93幅已完成改劃或已撥作房屋發展用途,另外21幅亦已開始改劃程序。
除此之外,透過持續進行的土地用途檢討工作,預計有額外約25幅,只要及時修訂有關法定圖則並完成程序,當中大部分可於二零一九/二零至二零二三/二四這五個財政年度撥作房屋發展用途,可興建超過6萬個單位(當中超過八成為公營房屋)。
增加發展密度方面,由二零一二年中至去年底,城規會已批准44幅房屋用地放寬發展密度,增加約8 640個單位。
啟德方面,我們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檢討,第二階段亦已經完成,兩個階段的工作合共增加約16 000個住宅單位和4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
政府會繼續推展「飛躍啟德」計劃兩項相關規劃及工程研究,將在今年內就跑道末端的設計大綱和觀塘行動區的初步發展建議諮詢公眾。
本屆政府亦落實了大磡村、安達臣道石礦場及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的發展計劃,合共提供約16 000個房屋單位。
市建局去年首次在土瓜灣的重建項目引入全面及小社區發展模式,希望提升環境質素,同時改善道路網絡。
我們亦要尋求更有效益的方法,解決樓宇老化問題。市建局計劃於今年第二季以油麻地及旺角作為試點,展開研究,探討如何能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及重建的發展潛力。市建局會同步進行樓宇復修策略硏究,制定適切及可持續的樓宇復修措施,延長樓宇的壽命,並探討「改造重設」作為樓宇復修方案的可行性。
在私人房屋土地供應方面,截至二零一七年一月中,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政府在賣地計劃下已出售/將會出售22幅住宅用地,可供興建約14 700個單位。這是自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政府恢復主動賣地以來,政府推售住宅用地可供興建單位數量最多的年度。
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整體私人房屋土地供應量可供興建約20 900個單位,超過18 000個單位的土地供應目標,已經連續第三年超出年度目標。
綜合過去五個年度,整體私人房屋土地供應可供興建約96 640個單位。
政府會密切注意市場情況,會繼續保持持續和穩定的私人房屋用地供應,使市場可以平穩發展。
鐵路物業發展項目一直是私人房屋土地供應的重要來源。
港鐵公司是上市公司,他們會自行決定如何推行其物業發展項目。我們繼續鼓勵港鐵公司按部就班推展其項目(包括日出康城餘下期數、何文田站及黃竹坑站上的物業),並得到港鐵公司積極回應。
發展局與港鐵公司會繼續推展餘下的西鐵物業發展項目,包括錦上路站及八鄉車廠。
在商業/商貿用地方面,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我們已出售及將出售的土地共7幅,合共可提供約5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這是自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政府恢復主動賣地以來,政府推售商業/商貿樓面面積最多的年度。此外,政府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年度合共推售兩幅工業用地,可提供約5萬2千平方米樓面面積。本財政年度,政府出售作工商業用途的用地可提供達到55萬平方米樓面面積,超過前四個財政年度的整體供應量。二零一二/一三至二零一六/一七年度,政府合共提供23幅商業/商貿/工業用地,總量達到10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
在九龍東方面,我們會持續增加供應,現時的商業樓面面積已超過230萬平方米,預計可再提供470萬平方米。
中長期方面,我們決心盡快推展各項大型新發展區及新市鎮發展項目,包括古洞北和粉嶺北、東涌、洪水橋及元朗南,提供更多房屋、社區設施、公共空間和經濟用地。預計這些發展可於二零二三年至二零三八年間,提供接近20萬個房屋單位、超過860萬平方米工商業樓面面積。潛在的鐵路物業發展項目也可提供超過21 000個住宅單位。
將軍澳第137區有大規模發展房屋、商業及其他用途的潛力,規劃及工程研究已於去年底展開。
鐵路物業方面,政府一直與港鐵積極探討鐵路相關用地的發展潛力。
在中長期,潛在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可提供超過21 000個住宅單位,包括小蠔灣車廠用地的14 000個單位,以及西鐵八鄉車廠上蓋的6 000個單位。
當中,政府計劃於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就小蠔灣用地的發展,展開法定規劃程序,並因應技術研究結果,適當地與港鐵公司跟進各項技術事宜及相關細節。
重整和釋放棕地作發展用途亦會是中長期土地供應的其中一項重點。我們的目標是善用棕地潛力,改善鄉郊環境,同時為相關行業提供適當的用地。
政府就發展棕地方面的首要工作是透過綜合規劃,以大型新市鎮發展模式,發展棕地密集的地區。現正推展的洪水橋、元朗南、古洞北/粉嶺北的發展項目,涵蓋約340公頃棕地。規劃署亦會於今年就全港棕地的分布及相關用途展開調查。
政府正以洪水橋新發展區為試點,探討以多層工業樓宇或其他有效方式使用土地,整合棕地作業,以釋放棕地作發展用途。
同時,政府會繼續針對於新界鄉郊土地包括棕地上的非法土地用途,包括違反《城市規劃條例》的發展、非法佔用政府土地等情況進行執管工作,嚴格執法。
政府亦會繼續積極推展一系列長遠土地供應項目,包括探討在維港以外填海,發展岩洞和地下空間,以及就新界北部地區和大嶼山的長遠發展進行規劃。
填海造地方面,我們會在今年完成就擬議小蠔灣、龍鼓灘和馬料水填海所進行的技術研究。
我們計劃盡快展開馬料水填海約60公頃土地的規劃及工程研究,當中會一併考慮搬遷後的沙田污水處理廠的28公頃地方,以提供土地作高科技和知識型產業的發展、住宅及其他用途。
此外,我們亦會盡快展開龍鼓灘填海約200多公頃土地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以提供土地作工業及其他用途。
我們亦會致力爭取支持撥款申請,以期盡快開展欣澳填海及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的研究,這些項目對香港長遠經濟及社會發展十分重要。
從收集到的公眾意見顯示,大部分意見大體上支持大嶼山「北發展 南保育」的發展方向。
短至中期而言,我們會推展東涌新市鎮擴展,以及沿大嶼山北岸的其他發展項目,當中包括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小蠔灣發展及欣澳填海。
在長遠發展方面,我們將研究發展「東大嶼都會」成為一個智慧、宜居和低碳的新市鎮,當中包含第三個核心商業區。
保育方面, 我們將保留大嶼山大部分地區,作自然保育、可持續康樂用途和綠色旅遊。我們會制訂及實施保育大嶼山的自然、古物古蹟及文化遺產的措施,並會和環保團體、保育人士和有關持份者一起協作推展有關計劃。
我們會首先探討在大澳、水口和貝澳等地區推行自然保育及教育、活化舊鄉村建築、推廣生態及文化旅遊等鄉郊保育工作。
我們現正考慮收集到的公眾意見,制備「可持續大嶼藍圖」,為探索及推展大嶼山發展及保育計劃提供參考路線。藍圖將於今年上半年公布。
我們有迫切需要設立一個新的跨界別專責「可持續大嶼辦事處」,以加強人力和管理督導工作,讓我們可立即開展工作,把握大嶼山的發展和保育機遇。
除短、中期土地供應的工作外,我們亦要做好長遠的全盤規劃。政府現正更新全港發展策略,題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我們正進行六個月的公眾諮詢和參與活動。
樓宇安全方面,自從去年六月發生牛頭角淘大工業村四級火警後,公眾十分關注工業大廈的消防安全。相關部門會繼續風險為本的執法工作。其中,屋宇署會重點打擊以工廈作住用用途的個案。為加強執法成效,發展局會研究將在工廈經營住用單位的行為刑事化,以加強阻嚇作用。我們亦會研究增加屋宇署人員進入懷疑有非法住用用途的工廈單位的權力,以加快搜證工作。我們的目標是在本立法年度就修訂法例的建議徵詢立法會。
現時,私人樓宇發展項目如要就適意設施申請總樓面面積寬免,其中一個先決條件是註冊「綠建環評」認證登記。實施安排至今五年多,我們認為是時候檢視安排,考慮如何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築。我們今年內會進行研究,範圍包括考慮提升先決條件,要求發展項目在環保方面的表現達致特定水平,甚或採納以表現為本及考慮個別地盤情況的方法,釐定總樓面面積寬免的上限。
至於商業用地方面,九龍東是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現時的商業樓面面積已經超過230萬平方米,未來可再提供約470萬平方米。在未來五年,九龍東將提供約90萬平方米,包括自二零一二年起出售的六幅政府土地約37萬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而九龍東兩個行動區正在規劃,可以提供約56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
我們繼續推展「飛躍啟德」計劃,包括前機場跑道末端和觀塘行動區的兩項規劃及工程研究,計劃在本年內就初步發展建議諮詢公眾。
我們亦會繼續與不同的科研及學術機構協作,以九龍東作為智慧城市發展研究的範圍。透過營造一個鼓勵創新的平台,促進發展及推行不同的智慧城巿措施。
我們亦進行概念驗證測試,以探討不同創新概念的成效、推行方式和策略。
為回應公眾人士的訴求,我們建議推行一個改善碼頭計劃,分階段提升位於偏遠郊外地方的現有碼頭的結構和設施標準。
首階段的計劃將涵蓋約10個在偏遠郊外地方的公眾碼頭,預計最早可於二零一九年年底動工。
政府在過去幾年致力投資基建,亦需要加強控制建造成本。
這幾年,基本工程的實際開支維持在700至800億元的高水平。
發展局於去年六月成立了一個跨專業的專責辦公室「項目成本管理辦事處」,加強工程成本的管理工作。
我們現正以三管齊下的方式,去推行相關成本管理措施,主要工作包括全面檢視工務工程相關要求及政策,我們亦在規劃及設計階段嚴格檢視項目預算,同時優化項目管理。
以上是我們簡單匯報發展局在《施政報告》中的工作。
謝謝大家。
完
2017年1月2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05分
附件:二零一七年《施政報告》有關發展局政策範疇措施記者會簡報
網上廣播:二零一七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