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八題:水務工程引致的食水污染事故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柯創盛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的書面答覆:
問題 :
據報,去年十一月先後發生兩宗水務署安排的水務工程引致食水受污染並發出異味的事故。葵青、荃灣及沙田有多個公共屋邨、居屋屋苑及私人屋苑受影響。有居民表示飲用受污染食水後感到腸胃不適。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水務署會否從受上述事故影響的住宅單位抽取食水樣本進行化驗,以及公布令食水發出異味的物質及其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水務署有否向受上述事故影響的公共屋邨、居屋屋苑及私人屋苑的物業管理人員發出有關沖洗大廈食水水箱及供水喉管的指引,以確保供應給居民的食水符合安全標準;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水務署有否因應上述事故,檢討有關的監察程序,以免水務工程污染食水的事故再次發生;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除了向受食水污染事故影響的居民提供臨時食水外,水務署有否從上述事故汲取經驗,制訂新的應變措施,以確保居民的食水安全;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以及會否盡快制訂有關措施?
答覆:
主席:
就柯創盛議員提問的兩宗水質事件,其起因如下:
(i)葵涌及荃灣部分地區食水出現異味事件
事件在去年十一月十八至二十日期間發生。初步估計事件起因是由於當時水務署的維修工程承建商在荃灣食水配水庫的東面儲水隔進行地台維修工程時,採用了一種已獲認可適用於食水設施工程的保護塗層物料。保護塗層物料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而該些有機化合物帶有異味。配水庫設有東、西兩個儲水隔,由中央分隔牆隔開。由於分隔牆頂部與配水庫上蓋之間有兩個空隙,部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透過中央分隔牆頂部的空隙進入正在供水的西面儲水隔,並溶於食水中,然後輸送到用戶。
水務署署長已就事件成立了一個獨立調查小組,稍後會提交詳細的調查報告。
(ii)沙田火炭部分地區食水出現混濁情況
事件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發生,當時水務署的承建商正於大埔公路(沙田段)近禾輋邨進行更換政府水管的準備工作,包括檢查及操作閘掣。由於操作閘掣期間會引起水流變動,令水管內的一些沉澱物被沖起,導致火炭部分地區食水出現混濁情況。
在上述兩宗水質事件中,水務署均已作出全力跟進,並盡快為居民恢復安全的食水供應。事故期間,水務署在受影響的屋苑附近安排水車和水箱,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食水。署方亦積極聯絡相關屋苑的管理處,並在有需要時提供技術支援,以協助排走積存於內部供水系統的食水。
就柯創盛議員提問的四個部分,現分別回覆如下:
(一)就葵涌及荃灣部分地區食水出現異味事件,水務署曾於事件發生期間在荃灣食水配水庫西面儲水隔的出水管抽取水樣本進行快速毒性檢測,結果呈陰性,即是無毒。同時,署方亦對該食水樣本就世界衞生組織《飲用水水質準則》建議的十五項與健康有關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參數進行測試,結果是樣本符合該準則。由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嗅點」很低,即使其濃度符合相關準則值,食水中含有極少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仍可被用戶察覺,但並不會對健康構成危險。水務署已隨即將有關食水水質初步測試結果及估計事件成因透過新聞稿向公眾發放。
至於沙田火炭部分地區食水出現混濁的事件,由於事件起因是操作閘掣期間引起水管內的一些沉澱物被沖起,令供水出現混濁情況。然而,這些水管內積聚的沉澱物一般主要是熟石灰、微量鐵質或礦物質,不會對健康構成影響。
(二)在上述兩宗事件中,水務署已即時聯絡受影響屋苑的物業管理人員,以提供適當的技術支援,協助他們沖洗屋苑的貯水箱、水管等。為了讓物業管理人員能在日後遇到類似水質事件時迅速採取適當的應變措施行動,水務署正準備為物業管理公司或業主組織編製相關指引供他們參考。
(三)因應上述兩宗水質事故,水務署正審視其施工程序,在每一個可能影響食水水質的環節上尋求改善空間。就葵涌及荃灣部分地區食水出現異味事件,水務署成立的獨立調查小組,除了會調查事故成因,還會提出改善措施,以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至於沙田火炭部分地區食水出現混濁情況的事件,水務署亦就承建商及工程人員於施工期間的監督機制進行檢討。有關檢討工作已大致完成,水務署現正着手修訂相關指引,以期盡快落實新指引下的改善措拖。
(四)在水質事故的應變措施方面,水務署會從多方面着手檢討及制訂優化措施,包括在發布資訊、出現緊急事故時的臨時食水供應、抽取水樣本作測試等方面的安排。
完
2018年1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39分
返回
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