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出席「禮樂和合 探知齊魯----山東文物特展」開幕禮致辭(只有中文)(附圖)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五月二十八日)在「禮樂和合 探知齊魯——山東文物特展」開幕禮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林書記(山東省委書記兼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武)、范秘書長(山東省委常委兼秘書長范波)、王廳長(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各位來賓:
 
  大家好。首先,歡迎各位來到「禮樂和合  探知齊魯 —— 山東文物特展」的開幕典禮。我特別歡迎林書記,親自率領代表團從山東遠道而來,對我們來說是莫大榮幸,非常感謝你們。這次展覽是山東省人民政府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首次合作,為市民和遊客帶來非常珍貴,而且是第一次在香港展出的山東文物。透過彌足珍貴的文物,我們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加強大家對中國歷史及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認識。
 
  對香港老百姓來說,山東並不陌生,被尊為萬世師表的孔子和被尊為百藝之師的魯班都是山東魯國人,香港有兩個一級歷史建築,一個是孔聖講堂,另一個是魯班先師廟,就是與這兩位非凡人物有關。
 
  山東地處黃河下游,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我們這次展覽的名稱「禮樂和合  探知齊魯」,就是希望透過古代禮樂器,讓公眾認識獨特且深厚的齊魯文化中的禮樂元素,這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特徵。山東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漸漸孕育出魅力獨特的齊魯文化,玉器和陶器經歷了漫長發展歷程後,到夏商周三代再演變成銅禮器,成為國家政治權力的象徵。山東魯國於周公封諸國時,位列諸侯國之首,因此保存並傳承了周文化。
 
  展覽匯聚了山東四家文博機構,合共60套(約200件)精選文物,全部都是首次在香港展出,其中包括12套(24件)極為珍貴的一級文物。這些玉器、陶、青銅等不同種類的文物,除了造型獨特,工藝水準高超外,更是齊魯文化極具代表性的文物,有助我們了解山東從新石器時代到明代的發展歷程。同時,我們精選了重要的香港考古出土文物,包括彩陶盤、白陶盤、石鉞、牙璋、石串飾等,與山東文物同場展出;此外,策展團隊更加入了「和合共生」專題,選取史前、漢代和明代三個歷史階段,對比山東與香港這三個時期的重要考古發現,讓齊魯文化與嶺南文化「對話」,透過兩個不同地域文化的相近之處,多角度展示中華古代文明起源的「多元一體」和「同根同源」特質。原來,各地文物是可以「對話」的,大家可以想像是多麼美妙,我希望大家真的不要錯過這個「對話」的歷程。
 
  展覽由構思到籌備時間非常短,展覽可以順利舉行,實有賴各方鼎力支持和協調。首先,我衷心感謝國家文物局及山東省人民政府,在構思和籌備展覽過程中給予我們極大的支持和鼓勵;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及山東博物館在策劃展覽、挑選展品、場地設計、布展和將於明天舉辦的專家學術講座等多方面,都提供了寶貴意見及協助。我也感謝山東大學、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沂南縣博物館,借出珍貴的館藏文物。最後,我衷心感謝山東博物館、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同事,在籌備這個展覽期間群策群力、無分彼此、合作無間,讓我們這次展覽可以順利舉行。
 
  最後,我祝願展覽圓滿成功,在座各位工作順利、生活愉快。謝謝大家。
 


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0時53分

相關連結

「禮樂和合 探知齊魯——山東文物特展」今日(五月二十八日)開幕。圖示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右)和山東省委常委兼秘書長范波(左)主持開幕禮。「禮樂和合 探知齊魯——山東文物特展」今日(五月二十八日)開幕。圖示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於開幕禮致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