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韓志強和起動九龍東專員區潔英今日(一月十五日)在介紹二零一六年《施政報告》中發展局措施的記者會上的開場發言:
發展局局長:各位傳媒朋友、各位市民,大家好!今日我和同事向大家扼要簡介一下《施政報告》中與發展局工作範疇有關的幾項主要措施。今日的介紹內容有六個部分,由於時間關係,我會說得較快,讓大家有時間提問。
第一個環節是土地和房屋供應。在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單位的興建量是97,100個,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供應量約為87,000個單位。短、中期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增加發展密度。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得到城規會(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批准,有41幅土地增加了發展密度,增加了7,750個單位。
此外,土地用途檢討方面,在二○一四年提出150幅土地的改劃工作,63幅已經提交城規會,有46幅已經完成,涉及41,000個單位。在二○一三年《施政報告》中所提出的42幅,其中有38幅已經完成,涉及38,600個單位。
政府賣地方面,在去年,即二○一四至一五年,從四個來源,即政府賣地、鐵路物業發展項目、私人重建或發展項目,加上市區重建區的項目,總供應量是21,200個單位,是自二○一○年以來的最高。在今年,即截至二○一六年三月,我們估計可興建約20,300個單位,超出我們19,000個單位的目標,是二○一○年以來的第二高。
鐵路物業發展項目方面,在二○一二年七月至今,各個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合共可提供21,800個單位。正如行政長官早前回答傳媒的提問時提到,政府會堅持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絕不會半途而廢,亦不會「減辣」,不會因為市場一時的變動而減少土地供應。
在此我向大家報告一下,之前物色到的150幅土地中,我們逐幅檢視時亦探討是否有一些個別土地的範圍可以拓闊,以致我們可以提供更多單位。我們就此做了兩輪工作,物色了一些土地可以進一步探討及使用,增加17,000個單位,當中九成以上是公營房屋。
此外,前石礦場用地不管是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或是安達臣道石礦場,涉及的11,000個住宅單位會盡快推出市場,我們正研究是否可以利用私營界別的開發能力,將工作加速。
在短、中期的土地供應目標,二○一六至一七年度會調節為18,000個私人住宅單位。鐵路物業發展項目方面,上一次《施政報告》向大家提及,我們與港鐵公司一同研究在現有鐵路沿線和附近是否有一些土地可以作進一步發展。初步已物色到一些土地,大嶼山小蠔灣車廠是其中一個。如果將車廠上蓋作物業發展,預計可興建超過一萬個單位。另外物色到個別一、兩幅土地作小規模發展,項目成熟便會推出。至於市區重建局仍然會繼續其市區重建的工作,包括「需求主導」重建先導計劃。
大家可從這個圖表看到我們中長期的土地供應,其中是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展、洪水橋新發展區和元朗南,合共可提供197,700個住宅單位。
在中、長期土地供應方面,我們亦會重新看看將軍澳第137區的規劃,由於那裏的地理位置較為優越,看看可不可以通過改劃作住宅發展。我們估計可於今年底開始顧問研究,顧問研究完成和確定可行性後,到時有具體數字,再向大家報告。此外,長遠的土地供應項目有大嶼山發展、維多利亞港以外填海、岩洞發展和地下空間發展等,這些都是陸陸續續進行。
此外,我們正進行一個更新全港發展的策略,我們稱為「2030+」,即超越二○三○年後,我們土地供應的狀況,以及因應我們社會和經濟發展,土地的使用和空間布局應該如何。有關研究已進行了一定程度,我們打算在今年年中左右公布進行公眾參與活動,目的是通過好的城市設計和園境設計,以進一步為市民提供一個更加優質的居住和生活環境。
至於農地方面,我知道高醫生(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亦有介紹過。總的來說,發展局會配合食物及衞生局的工作,聯合一起進行研究,探討在新界物色合適的地方進行一些較高農業增值的農業優先區,而將一些可能已不再合適作為耕地的土地釋放出來作其他用途。
此外,棕地是我們發展的必然選項,亦是我們中、長期土地供應的一個主要來源。剛剛在表內提到的洪水橋或元朗南都是發展棕地,以提供住宅、商業活動、就業機會和社區設施。今年稍後洪水橋的最後方案會出台,因為我們去年進行了第三期的公眾參與。下星期將會展開元朗南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活動。這些都是牽涉大量棕地的項目,屆時大家便可看到我們在這方面進一步的想法。
不過我想在這裏指出,社會上有一個說法,就是可不可以先發展棕地,之後才進行其他(土地發展)。坦白說,我們不可能完成棕地發展才進行其他發展,因為棕地上有很多運作,也有很多寮屋,有不同的經濟活動,包括汽車維修、回收場,林林總總,其實也有很多(種類),其中有不少仍是我們社會經濟裏所需要,亦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因此我們的看法是數項工作一起進行,我們一直推進棕地的發展研究,同時,其他例如東涌新市鎮的擴建;短、中期裏150幅用地的改劃仍需全力推進。這個表大致上將一些主要的土地供應項目以圖表的形式列舉出來,方便大家參考。
至於大嶼山發展,大家知道上星期日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向行政長官提交了第一屆的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大嶼山的發展願景是希望平衡並加強發展和保育大嶼山,使大嶼山成為一個宜居、宜業、宜商、宜樂和宜學的智慧型、低碳社區。大嶼山有它的地利優勢,大家耳熟能詳的有港珠澳大橋,大橋落成後加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通車,我們由大嶼山往珠三角西會方便很多,因此在物流業和其他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機遇,讓我們發展橋頭經濟。此外,機場三跑道系統日後完成的話,亦可大大提高機場的承載能力。以目前來說,我們的機場在貨運方面是全世界第一,在客運來說是第六位。在香港機場出發,在五小時內可到達的範圍是全世界人口的一半,所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設施。由此來看,大嶼山是香港的一個「雙門戶」,目的是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大嶼山及鄰近地區的變化,以及島上各項基建設施的落成,看看我們可以如何好好利用這個地方,為全香港和當區的市民服務。
這個圖讓大家看到在大嶼山發展方面,基本上委員會提出五個發展的定位和策略性方向。北大嶼山走廊主要發展住宅和經濟活動,那裏包括(圖表中由左向右)機場島以北商業區、港珠澳大橋落地人工島上蓋的發展,再右邊的是東涌新市鎮擴建,大家都知道該處會提供大概49,500個單位,另外有80多萬平方米商業和其他發展的面積,其規模等如一個半的鰂魚涌太古坊,提供一定的就業機會。再往右就是小蠔灣發展,除了港鐵(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小蠔灣車廠的上蓋可以探討作為住宅發展外,我們之前亦提出在小蠔灣填海,而填海所得的用地可以作一個適合的用途。剛才提及的北大嶼走廊就是上述幾個項目,而再往右是欣澳,我們亦研究在該處作一個填海造地的項目。該處所得的土地可以用以發展休閒、體育或其他設施。
此外,大家知道大嶼山大部分土地,一來,有七成是郊野公園;二來,有不少具科學價值的地方,有八個點,除此以外有一些文物和文化的景點,如禪林等各個地方,所以就大嶼山大部分的地方,我們的建議是加強保育。加強保育的意思是,除了保育文化歷史建築各方面和景觀的保育外,還希望可以提升該處的設施,目的是方便香港市民在使用這些設施時會覺得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報告亦提出善用一些政府土地,包括一些監獄設施。另一方面就是發展岩洞。此外,還有「東大嶼都會」,之前在解答立法會的質詢時有談及,在此我不多說了,大家若有問題,歡迎稍後提問,我再仔細回答。
如果我們考慮大嶼山的發展,會離不開交通基建的發展,尤其是我們在委員會進行討論時亦聽到很多地區的意見,要發展大嶼山,我們要先做好交通,並且要交通先行。因此短、中期而言,除了本島上一些交通運輸方面的改善外,亦會研究在例如機場島以北、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落地的地方,再加上東涌,以及與小蠔灣發展之間的交通接駁。長遠來說,發展「東大嶼都會」的時候,一個跟港島和新界連接的策略性基建設施亦是要考慮。旅遊方面我剛才提及了,這是一個大致上的時間表,在我們的報告亦有列出來。我們今年會進行公眾參與,在吸納大家的意見之後,便會提出一個發展藍圖。此外,為了更能集中資源進行這個工作,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將成立大嶼山拓展署。各位朋友,接下來我交給區小姐(起動九龍東專員區潔英)跟我們講解「起動九龍東」方面的工作。
起動九龍東專員:九龍東是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現時區內的商業/寫字樓樓面已超過200萬平方米,預計未來九龍東有潛力再提供約500萬平方米,包括在未來五年,預計會有約80萬平方米。
大家在圖中可看到我們在觀塘及九龍灣的兩個行動區會規劃更多商業樓面面積,由原先共約50萬平方米增加至約56萬平方米。其中九龍灣行動區的發展將包括商業、寫字樓及其他用途,更會引入可持續發展概念和智慧城市的元素。
我們繼續推展「飛躍啓德」計劃,包括進行兩項有關前機場跑道末端和觀塘行動區的研究;同時致力在這地方促成更多盛事和活動,並提供推動親水文化的基本設施,包括翻新位於前機場消防局旁的碼頭,並開放給公眾使用。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工程可於今年三月左右完成。
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以九龍東作為試點,研究發展「聰明城市」的可行性。在創新及科技局成立後,我們一致使用「智慧城市」的稱謂。過去一年,辦事處積極與各界相關持份者會面及討論,包括公用事業、公共交通營運商、資訊科技界、學術界和科研機構等,深入了解各界在這方面發展的期望及意願,並尋找合作機會。
我們將在短期內開展一項顧問研究,為九龍東「智慧城市」發展訂定框架、方向及優先次序,包括進行一些實地先導測試。
同時,辦事處支持多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研發項目申請創新及科技基金,亦期望他們可於九龍東作實地測試。未來我們會加強這方面的合作,讓市民可盡早體驗科技與城市發展和管理結合的好處。
與此同時,我們會在九龍東將來出售作私人發展的地段加入一些條款,包括實施綠色建築設計、提供智能水錶和電動車輛充電設施,以及在合適的地段,規定商用停車場提供即時泊車資訊。
我們一直提倡「易行九龍東」,以促進九龍東轉型(為第二個核心商業區),這亦是智慧城市和低碳社區的重要一環。我們正研究加強牛頭角港鐵站與觀塘商貿區和觀塘海濱的行人連接,希望為行人提供一個舒適的步行環境。我們亦將於九龍灣港鐵站旁加建行人天橋,加強九龍灣商貿區與未來東九文化中心及附近一帶的連繫。
此外,我們會以九龍灣和觀塘商貿區為試點,促進私營機構在區內提早興建已規劃的行人網絡,我們會豁免相關修訂契約所須繳付的土地補價,以及早構建綜合行人網絡,讓公眾受惠。我們預計於二○一八年會就新政策進行中期檢討,以評估成效。
發展局局長:接下來,我請韓志強秘書長向大家講述控制工務工程成本的工作。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謝謝局長。我很簡單地講解一下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首先,我們投放在基建的資源一直以來都是為了改善生活質素和提升香港的長遠競爭力。因為我們以往不斷的努力,香港的基建質素在國際社會上都是享負盛名。在過去這幾年,隨着一些大型基建相繼進入高峰期,我們在基本工程的開支亦有所增加。在二○一四至一五的財政年度,我們的開支達到700億元左右。未來幾年,隨着基建相繼進行,我們亦正策劃一些新基建,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數年,基本工程的開支會維持高水平。
我們在推展工程時,亦注意到近年建造價格有比較大的升幅。譬如在過去三年,我們看到建築署的投標價格指數上升了百分之二十二。這相對同期的消費物價指數多了大約百分之八。基本上建造工程的成本變動與經濟狀況、全球建材的價格,以及本地的整體工程量等基本因素有直接關係。我們亦做了一些研究,看到近年的升幅除了因為基本價格上升,亦和其他因素有關。
我簡單講解一下,第一是在設計和合約方面的要求、在建造的過程中對人手和物料方面的需求,投標時投標者對未來市場不穩定的情況投放的風險溢價亦有關係。這個風險溢價與不穩定的因素,包括如勞動市場緊張的情況和近期工程批出的進度亦有關係。
為了應對工務工程價格上升的趨勢,我們會盡快推出一些新措施,其中主要項目包括我們會全面檢討一些現行的指引,目的是在不影響技術和安全標準的前提下,減省不必要的設計和合約的要求。舉一些例子,好像是我們需要一些平實的外牆設計、多用一些天然的採光和通風設計,主要目標是要做到實而不華。我們亦會為政府不同樓宇的工程項目成立一些成本指標,意思是除了特殊情況和一些已開展設計的項目,相關樓宇項目的單位價格造價是不可以超過這些指標。此外,為了減少對人手和勞動力方面的要求,我們會加強設計在標準化、機械化和預製方式的施工方式。我們亦會採取可建性設計的概念,要求設計的時候要多考慮施工方面的環節,希望做到既安全,亦能減省成本。
我們會在優化工程採購招標方法多做一點工夫,會盡量早一點吸納承建商的經驗和意見,在設計方面使用;亦會推行一個新工程合約的模式,減輕承建商要負的風險,務求降低投標溢價和工程的成本。
就着這些措施,發展局會成立一個跨專業的專責辦公室,並會積極進行制訂、推展和協調的相關工作,目標是盡快將成本不斷上升的趨勢加以控制。
發展局局長:我再介紹兩項工作,一是關於市區重建局協助加強樓宇維修及技術支援方面的工作。特區政府非常關注樓宇維修懷疑出現圍標個案的問題,我們會透過市區重建局加強向業主提供技術支援,讓業主在掌握比較充分資訊的情況下,作出樓宇維修工程的決定和招標工作。市區重建局在「樓宇更新大行動」累積了一定的經驗,我們初步計劃在今年第二季推出試驗計劃。計劃可做約50個項目,內容包括向業主提供資訊、提供tool kit(實務指南)。我們從經驗知道,大廈維修要做得好、做得成功,第一是業主的參與很重要,第二是找到合適的顧問亦非常重要。我們在這方面會協助,亦會安排專業人士向他們提供獨立意見,當收到標書時可作出評估。此外,亦會提供一個電子招標平台,讓有意投標者可以放心、不受阻擾地投標。
在保育歷史建築方面,我們全盤接納古物諮詢委員會就保育歷史建築檢討的建議,政府會預留五億元成立一個保育歷史建築的基金。這個基金會採取行政方式和在政府內部成立,我們會將一些現時正進行的工作,例如「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納入基金資助範圍。同時透過基金,做多些研究、公眾教育和宣傳的工作。
各位傳媒朋友,我們的介紹到此為止,很樂意解答大家的提問。
完
2016年1月1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