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继续促进九龙东转型为另一个核心商业区,以支持香港的经济发展。现时,九龙东的商业/写字楼楼面面积约有260万平方米,未来有潜力再提供约440万平方米(包括在启德发展区的180万及来自九龙湾及观塘行动区的56万平方米)。起动九龙东措施已延伸至新蒲岗商贸区,尤其注重加强连系、改善环境,以及增添活力和推动多元发展。我们亦正检讨牛头角分区警署用地的未来用途。
我们会继续在九龙东推展「易行」的概念,以改善行人环境。这包括敲定在近港铁九龙湾站B出口加建一道行人天桥的详细设计,以加强与未来的东九文化中心及附近一带住宅区的连系;为扩建连接港铁牛头角站的行人隧道进行设计研究;规划近港铁九龙湾站A出口的一道新行人天桥;以及展开近兆业街横跨伟业街的另一道行人天桥的详细设计。
我们将于二零一八年展开海滨道公园及邻近范围改善工程,并会推展在九龙东其他公众休憩用地的改善计划。
我们会继续利用九龙东作为探讨智慧城市发展的试点,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持份者分享从进行智慧城市相关的概念验证测试(例如路旁上落货区监察系统、违例泊车监察系统、多功能路灯和智慧回收箱系统)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以促进更广泛应用。
在维港两岸建设连贯而畅达的海滨长廊,继续是海滨事务委员会的首要工作目标。在港岛区方面,我们将于明年开始,在湾仔北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两旁,兴建两条不同主题的海滨长廊。待两条海滨长廊于二零二一年完工后,将全面接通由上环至湾仔码头全长三公里的海滨。我们亦正在修订东区走廊下拟建行人板道项目的走线,一待建议获得支持,便会展开详细设计工作。此外,位于坚尼地城城西道海滨的公众休憩用地,将于二零一九年第一季起逐步完工,并开放给市民享用。该休憩用地可配合其后方由非政府机构营运的社区园圃及相关设施。
至于维港对岸,荃湾海安路的海滨优化工程将于二零一九年展开,而土瓜湾海心公园扩建工程亦将于明年提请立法会批准拨款。起动九龙东办事处正邀请非牟利机构提交建议书,以在周末及节日期间于前启德机场跑道末端营运临时市集。另外,我们亦将于今年稍后时间,就红磡码头都市公园项目的概念设计及营运模式,邀请有兴趣人士提交意向书。
在二零一八年,我们完成了全港主要河道及明渠的活化潜力评估。我们正积极为四条最具活化潜力的河道及明渠,包括大围明渠、火炭明渠、屯门河中游及佐敦谷明渠,研究各种活化的可行性方案,以提升河道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价值、绿化及美化河道。透过活化水体更可推广亲水文化和近水活动,让市民体验水体多功能的价值及珍惜水体,共同缔造香港美好居住环境。
我们会在二零一九年更新并提高树木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加强树木管理及检查制度,当中包括增加检查人员的经验要求、加强监督机制以确保树木风险评估的质量、适时复检部门的树木风险评估报告及详细检查生长于花槽内的树木。我们会探索可行方法改善树木的生长环境,如增加树槽容量、丰富植物多样性,以及完善选树与景观类别的配对。
我们正积极与教育局资历架构秘书处协助园艺树艺业界制订《能力标准说明》及设立资历架构。预计可在二零一九年完成的《能力标准说明》将有助划一及提升行业整体专业知识和水平。我们亦会研究设立树木管理人员注册制度。
现时社会对房屋、土地、医疗、基建发展等需求殷切和庞大,未来十年的整体工程量预计将达2.5万亿至3.5万亿港元。与此同时,本港建造业正面对建造成本高昂、技术工人短缺及生产力下降的挑战。为克服各项挑战和应付日益增加的需求,建造业有需要立刻作出革新。我们会领导业界推行「建造业2.0」,以「创新」、「专业化」及「年青化」为方针,提升业界承载力和可持续性,增加生产力,加强建造监管和质量保证、改善工地安全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更有力执行以上方针,我们会鼓励创新思维,致力培育年青一代,给予其尽展所长的机会。我们会以公营项目先行先试「建造业2.0」,以推动行业改革。
我们已于二零一八年十月推出十亿元的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下称「基金」),以推动建造业运用创新科技,与时并进。基金将会鼓励业界更广泛使用崭新科技,以促进生产力、提高建造质素、改善工地安全或提升环保效益。基金亦会资助从业员及大专生参与先进建筑科技的课程,培养开放文化和促进业界掌握新科技的能力,以持续提升建造质素。
世界其他先进经济体的经验说明,场外建造不但可以提升行业生产力及项目的成本效益,而且还可以加强工地监管,以改善工程质素和工地安全。「组装合成」建筑法及预制钢筋组件就是应用场外建造的好例子。它们采用了「可供制造及装配的设计」,使大部分工序能够以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在场外的预制场进行。我们会推行一些先导项目,以先行先试方式,带领和推动本港的建造业界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为这个创新建造方法兴建高楼大厦的可行性起示范作用。
政府近年积极推动采用由具规模及高度自动化工场所生产的预制钢筋组件,以提升工程质量,提高业界生产力,同时改善工地安全。我们刚于二零一八年八月开展一项先导计划,强制部分工务工程项目使用指定百分比的预制钢筋组件,藉此让更多业界从业员认识认可工场的运作,以及体会采用预制钢筋组件的好处。为进一步提高品质监控工作,土木工程拓展署已于本年九月聘请独立审查团队,负责监察认可工场的生产流程,包括检验钢筋材料、开料、屈铁及运送程序等。此外,我们和房屋署于本年九月共同整合关乎抽取和检验钢筋样品的行政程序,有助提升预制钢筋工场的运作效率。
建造业议会(议会)所成立新的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创科中心)已于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开幕,并一直得到建造业界持份者的支持。创科中心已选定一系列科技项目,将安排进行工地测试,并会建议将已成熟的科技项目纳入「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的预先审批名单,以鼓励中小型企业采用。
建筑信息模拟技术可让建造业专业人士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和建造工作,尽量减少建造过程中的变更,同时减低风险,明确各阶段包括操作及设施管理的项目成本。政府除了于二零一八年开始在主要政府基本工程项目中的设计和建造采用该技术之外,亦会与议会合作,加强培训相关专业人士,制定技术标准和指引,并鼓励在私人工程项目中使用此技术。
项目成本管理办事处(办事处)自二零一六年六月成立以来,已审视约130个总值2,600亿元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减省了项目成本约270亿元。办事处还制定了多项措施,使工程项目能够按时和具成本效益地推展。
尽管如此,正如以下所述,现时仍然有迫切需要加强项目成本管理:
因此,我们将会把办事处升格,并扩大其编制和职能,以推行策略性措施、增强成本监控和项目管治能力,从而加强工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办事处将会参考海外经验,设立并营运一所主要项目精英学院,持续提供高级项目领导专业培训,让政府的项目负责人员,能够以创新思维及世界级水平的领导技能,推展工务工程项目。另外,我们亦会进行研究并建立创新和智能监测系统,以量度和分析项目的表现,从而改善项目的推展,同时利便与国际组织协作和订立基准。
基建发展正保持其动力,并将维持在高水平。我们联同议会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以维持一支有足够数量并具质素的建造团队,应付业界未来人力需求。
自二零一零年起,我们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出合共4.2亿元予议会,加强对本地建造业人员的培训及推广工作,以吸引更多新血。由二零零九年一月至二零一八年八月,议会已培训超过34 000名半熟练及熟练技术工人。议会在二零一七年的培训总量为6 000人,相对二零零九年的900人,增幅达670%。议会进行的形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年轻人中有兴趣入行的比率,由二零一一年只有约8%,大幅上升至二零一八年约21%。同期,注册普通工人及半熟练/熟练技术工人人数亦分别上升48%及123%。
为推动承建商及其分包商更积极地培训技术工人,我们已于二零一八年十月起实行在审核工务工程的标书时,引入工人培训的技术评分。议会透过新学徒训练计划加强合作培训,为青少年提供明确的晋升阶梯,达致熟练技工及进一步提升为监工和技术员。
为培训更多优质而专业的建造业从业员,议会已于二零一八年二月成立香港建造学院。除了优化现行的工艺培训课程以配合科技发展外,学院亦提供获资历架构认可第三级的课程。我们正探讨利用现时位于大埔的训练场地为香港建造学院发展多层校舍。除基本教学设施外,新校舍亦将提供崭新科技应用的培训(如建筑信息模拟中心,组装合成建筑法和机器人中心),务求把香港建造学院打造成亚太享负盛名的建造业培训中心。
妥善维护升降机是业主的基本责任。现时香港约有66 000部升降机。一般而言,只要有适当的定期检验和保养维修,升降机均可安全使用。近年来,技术快速发展,新型的升降机较旧式的配备了更全面的安全装置。随着升降机日渐老化,业主需要适时展开包括更新组件、优化或更换升降机等工程。我们明白部分业主在进行这些工程时会遇到经济负担、技术知识、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困难,对楼宇居民及访客带来安全风险。
机电工程署(机电署)于二零一一年推出「优化升降机指引」,引入措施以提升旧式升降机的安全及建议加装升降机保护装置。由于优化升降机工程并非强制性,至今全港只有约5 600部旧式升降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工程,进度并不显着。
有见及此,政府计划推出25亿元的「优化升降机资助计划」(资助计划),于2019-20年度起六年内为有需要的楼宇业主提供经济诱因,并提供适切的专业支援,令社区加快优化升降机,从而提升升降机的安全。
参照现时推行的「楼宇更新大行动2.0」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资助计划」,资助计划将包括如下五个主要元素:
我们将于二零一八年十月就按照上述框架方向而制订的实施细节谘询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并计划在明年第一季推出资助计划。
多项文物保育措施均进展良好。第一及第二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活化计划)下的九个项目已投入服务,而第三期活化计划下的三个项目亦将于二零一八年年底开始营运。随着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第四期活化计划下三个项目的活化工程将于二零一八年年底展开。我们在二零一八年七月公布了第五期活化计划下的四个获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现正进行。自二零零零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推出以来,香港一共获得18个奖项,其中五个为活化计划的项目。第二期活化计划下的「We哗蓝屋」项目更于二零一七年获得最高荣誉的卓越奖项,这是首次有香港保育历史建筑项目获得此项殊荣。另外,古物谘询委员会建议把香港大学冯平山楼、仪礼堂和梅堂的外部按照《古物及古迹条例》(香港法例第53章)的规定宣布为古迹,以彰显其文物价值。我们正在推展有关工作。此外,去年举行的「文物时尚•荷李活道」街头嘉年华会获得市民的热烈参与和认同,我们将于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四日再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