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措施
-
发展海水化淡
我们已大致完成在将军澳兴建海水化淡厂的策划和勘查研究,结果确定兴建海水化淡厂的计划是可行的。我们计划在二零一五年开始分阶段开展海水淡化厂及相关水务基建工程的详细设计,预计海水淡化厂可于二零二零年投入服务,年产量为5 000万立方米,其后可扩展至年产量1亿立方米。
-
智管网
由于近年感应器及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水务署会研究在地下供水管网安装感应器,逐步建立「智管网」。透过分析感应器收集的数据,持续监察供水管网的健康状态,从而制定及实施有效的措施,包括水压管理和积极探测渗漏以尽早发现并维修或更换水管,藉以减少水管渗漏及爆裂的个案。
-
活化明渠及河道
我们进行大型排水改善工程及新发展区的排水规划时,将为明渠及河道加入活化水体意念,务求在有效排水的同时,亦促进绿化、生物多样性、美化及进行近水活动等目标,建设可持续排水设施和为市民提供更美好的环境。在已完成的西贡蠔涌河道扩阔工程中,便引入生态保育元素,使河溪生态多元化及美化环境,效果理想。我们将展开顾问研究,以建议更多具体可行的活化水体方案。
持续推行的措施
-
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
为使香港就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持续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做好准备,我们自二零零八年公布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策略》)后,推行了多项水资源供求管理措施。我们于二零一四年十月开展了新的顾问研究以检讨及更新《策略》。这项新顾问研究将评估现行措施的成效、预测至二零四零年的长远用水需求及供应、建议新的措施,以加强我们的应变能力及作好准备,应付难测的变化和挑战。
在用水需求管理方面,我们会继续推行措施,在住宅和非住宅界别加强推广节约用水。在住宅界别方面,在向学校及社区推行教育及宣传计划的同时,我们亦透过「齐来悭水十公升」运动3运动向住宅用户派发节流器,反应非常热烈,我们将获派发节流器的用户数目目标由3万户倍增至12万户。我们亦会继续在二零一四年八月开展的一项计划,在选定的公共屋邨为25 000个住户安装节流器。在非住宅界别方面,我们同样正为8 000个政府场所及学校安装节流器。我们亦正为选定的政府设施(例如公众泳池及公园)及高用水量的行业(例如餐饮业、酒店业及洗衣业)制订最佳用水指引。此外,我们于二零一四年八月将「用水效益标籤计划」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展,我们亦准备于今年稍后时间研究将双掣式水厕纳入计划内。
在减少食水流失方面,直至二零一四年年底,在水管更换及修复计划拣选的3 000公里老化水管中,我们已更换及修复约2 670公里水管。水管爆裂的宗数亦已由二零零九年的1 066宗,减少至二零一三年的257宗及二零一四年约170宗。水管渗漏率亦由二零零九年的21%,下降至二零一三年的17%及二零一四年约16%。随着水管更换及修复计划于二零一五年完成,预计水管渗漏率可进一步降至15%。
在发展新水源方面,我们一直致力发展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新水源。除上文第76段所述发展海水化淡外,我们已展开在新界东北地区(包括上水和粉岭)供应再造水作冲厕及其他非饮用用途的相关规划及勘查研究。我们亦计划推动在合适的新政府工程项目中使用循环再用洗盥水及集蓄雨水系统。长远而言,香港未来会有六个不同供水水源,包括本地雨水、东江水、冲厕海水、海水化淡、再造水及循环再用洗盥水/集蓄雨水。
3 运动鼓励住宅用户每人每日悭水十公升。
-
绿色建设
为推动在工务工程中施行低碳建造、减排及采用再造物料,我们会继续推行措施,包括推动在工程项目中使用电动车、在工地的建造机械采用生化柴油作为燃料、采用绿色工地办公室、以及继续测试以废玻璃作为地盘平整、土地回填及填海工程的填料。
-
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
我们会继续推动在高度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下,优质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市区绿化总纲图的制定及推行已为城市景貌的绿化环境带来显着改善。为了贯彻政府在绿化及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工作,政府现已分阶段落实新界绿化总纲图。
为推广高空绿化的广泛应用,我们编订了易于使用的《香港高空绿化的植物应用图鉴》电子版。此图鉴以本地使用的高空绿化植物资料所编制。目的是宣扬正确的植物选种及鼓励在绿化项目中采取「在合适的地方种植合适的品种」的设计原则。为了让市民欣赏香港市区内具特色的园境及绿化空间和方便地取得这方面的资料,「树木园境地图」的手机应用程式将于二零一五年加强内容并更易于使用。
树木管理办事处会继续增强树木风险评估安排,优先处理在高人流和高車流地点的树木。其他工作重点包括通过培训提升树木管理的专业水平、制订包括移植树木指引及减少和处理园林废物指引、推广公众教育和社区参与、加强护养古树名木及优化紧急应变安排。
树木管理办事处已加强和树木管理部门协调,以优化处理有关树木投诉的机制。
为了促使私人物业业主妥善管理物业范围内的树木,我们与业主及管理公司合作,委讬专业承办商,巡查物业范围内的树木,并在有需要时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保障安全。树木办通过树木网页(trees.gov.hk)、单张及录像等宣传媒体,宣传有关正确养护树木的资讯,并会继续举办各项树木护理讲座让私人物业业主、物业管理人员及公众参加和宣传树木护养的责任及重要性,及鼓励公众报告有问题的树木。
为了加强以专业方式管理树木,树木管理办事处正进行评估木黴菌作为对在香港受褐根病菌感染树木的生物防治媒介及以木黴菌作为恢复已被褐根病感染地点之可行性实地试验等研究项目。树木管理办事处亦会继续加强对褐根病的管理策略,以保护树木免受此病侵害。
我们致力推动公众参与优质绿化及正确护树的活动。通过市民大众一同参与,我们不仅培养爱护、欣赏及珍惜绿化环境的文化,亦藉此培育大众共同拥有绿化环境的意识。为此,我们会继续「绿化伙伴」运动,让社会上不同界别人士成为绿化伙伴,一同筹办推广活动,及为优质绿化环境及树木管理一同努力。在二零一四年,我们与行内的专家和专业团体携手合作,推出「最喜爱的古树名木」选举,并成功完成。在二零一五年,其中一项正在推行的主要项目是「护树伙伴」计划。我们现正在多所学校试行,并将推广至更多学校和其他团体,以鼓励公众协助监察社区内的树木。
-
文物保育
我们在多项文物保育措施上取得良好进展:
- 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筑伙伴计划(活化计划)下的六个项目已开始营运。这些项目包括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已被活化为萨凡纳艺术设计(香港)学院)、旧大澳警署(已被活化为大澳文物酒店)、雷生春(已被活化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雷生春堂)、芳园书室(已被活化为「芳园书室」旅游及教育中心暨马湾水陆居民博物馆)、美荷楼(已被活化为YHA美荷楼青年旅舍)及前荔枝角医院(已被活化为饶宗颐文化馆);
- 在第二期活化计划下,蓝屋建筑群将转化为多功能的服务大楼「We哗蓝屋」,石屋将被活化为一间主题餐厅暨旅游资讯中心,而旧大埔警署将转化为实践可持续生活模式的「绿汇学苑」。石屋的翻新工程已于二零一二年年底展开,而旧大埔警署及蓝屋建筑群的工程亦已于二零一三年展开;
- 在第三期活化计划下,虎豹别墅将被活化为虎豹乐圃,必列啫士街街市将转化为香港新闻博览馆,而前粉岭裁判法院将转化为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发展中心。三幢建筑物的翻新工程预计于二零一五年展开;
- 我们于二零一三年十二月推出第四期活化计划。申请活化再利用四幢历史建筑(即书馆街12号、旧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何东夫人医局及景贤里)。评选结果预计于二零一五年上半年公布;
- 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底为止,古物谘询委员会(古谘会)已确定1 304幢历史建筑4的评级。古谘会会继续为历史建筑评级,并着手处理由公众建议作出评级的新增项目/类别及1 444幢历史建筑名单5的余下项目;
- 古物事务监督获得古谘会的支持,把三幢历史建筑宣布为古迹,包括大坑莲花宫、鸭脷洲洪圣古庙和九龙城侯王古庙,并于二零一四年在行政长官的批准下,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完成上述三幢历史建筑的古迹宣布;
- 自维修资助计划于二零零八年推出以来,我们已批准了45宗申请,涉及资助金额共约港币4 136万元;而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底为止,我们正处理另外11宗申请;
- 位于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的「元创方」活化项目是「保育中环」措施的其中一个项目,已于二零一四年四月启用。「元创方」项目旨在把场地改造成为标志性的创意中心。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底,共吸引约2 608 047人到访。
- 沙中线土瓜湾站工地的考古发掘工作已于二零一四年九月完成,我们在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向古谘会汇报所发掘出来的文物及遗迹。随后,古谘会亦于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四日同意了遗迹的保育方案,大部份遗迹将被原址保留。
- 我们在古谘会的协助下,于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底完成保育历史建筑政策的检讨。我们正积极考虑古谘会提交的建议。
4 这数字包括已被纳入香港1 444幢历史建筑名单的历史建筑(当局曾于二零零九年三月至九月期间就该名单所列建筑物的建议评级谘询公众)及二零一三年二月公布的202项新增的建议评级项目。
5 若有切实需要及早作出评级,古谘会将会灵活地提前讨论个别新增项目的评级。
去年,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举办了连串公众教育计划及活动,旨在鼓励社区人士参与文物保育工作,例如:于二零一四年一月至六月在香港国际机场举办「古迹展『新』机」展览,介绍活化计划第一期六幢已完成活化的历史建筑,参观人数达37 120;于二零一四年一月至三月与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大学建筑文物保护课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及建造业议会在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金钟教学中心合办「大师级杰出讲座系列」,共吸引约780名参加者;于二零一四年三月至五月在八个地点举办「历史文物保育巡迴展览」,以增进社会各界对香港文物保育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参观人数约10万;于二零一四年六月至十二月在九个地点举办「历久弥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14个香港得奖项目」巡迴相片展览,介绍本港十四个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保育项目,共吸引139 115人参观;于二零一四年十月至十一月举行以庙宇和教堂为主题的「2014古迹周游乐」暨相片展览,开放共二十二所教堂及庙宇予公众参观,共吸引超过53 000人参观;以及由二零零八年六月起,出版双月通讯《活化@Heritage》,专题报道有关文物保育的事宜和介绍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的工作。
-
长远防治山泥倾泻计划
我们会继续进行「长远防治山泥倾泻计划」,提升政府人造斜坡安全,并美化这些斜坡,同时为已知有风险的天然山坡缓减山泥倾泻风险,以及为私人斜坡进行安全筛选研究。我们会继续致力推行有关斜坡安全的公众教育,包括加强公众对紧急事故的应变准备。
-
防洪
我们正检讨各区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以评估这些地区的水浸风险,并提出改善措施,以应对新的发展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元朗、北区及跑马地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检讨研究经已完成。我们现正为东九龙、西九龙、沙田、大埔、西贡和港岛北的雨水排放整体计划进行检讨研究。我们亦继续进行河道氾滥风险研究,为高氾滥风险的河道制订跟进措施,包括氾滥警报系统及缓减措施,以加强保护该等河道附近的居民。我们会继续进行工程项目改善排水系统,包括跑马地地下蓄洪池的工程。该项目进展良好,将由二零一五年起分阶段完成。
-
美化明渠
我们正为元朗市中心明渠改善工程进行设计,以提升该区的环境质素和明渠的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