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土地 如何安居乐业?

添马海滨的摩天轮已在转动,旁边的冬日嘉年华亦筹备得如火如荼,2014年转眼便要过去。发展局增加土地供应的工作正全速地推展,为香港市民的住屋需要、香港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寸土必「增」。虽云香港总面积有1 100平方公里,比一些亚洲国家或城市,例如新加坡、台北及首尔为大,但香港的山势地形制约了我们的土地发展,已发展土地只占约四分之一,全港七百多万人就是只在这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工作及生活。以已发展用地上人均面积计算,香港肯定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头几位城市。

在地形的制约下,香港一直采用紧凑、高密度及混合用途的发展模式来善用土地。在可发展土地面积有限下,人均居住面积细小,让人有住得挤迫的慨歎。环顾全球,类似香港的高密度发展城市也有,例如新加坡、上海、纽约及伦敦。然而,他们的居民却大都比我们住得宽敞,是什么原因呢?事实是这几个城市的住宅用地面积均远多于香港。其中新加坡和纽约的总土地面积虽较香港细,分别只有714和789平方公里,但它们的住宅用地面积则分别有100和266平方公里,人口分别为五百三十多万人(以2013年计)和八百一十多万人(以2010年计)。香港的住宅用地面积只有76平方公里,却要容纳七百多万人。伦敦的人口与纽约相若,但总土地面积有1 596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面积更有520平方公里。因此,简单地将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与其他城市相比,结论难免以偏概全。

若要做到住得宽敞一点,前提是需要有更多大面积的土地,可以让我们规划和兴建房屋。以上提及的几个城市,它们的城市发展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以新加坡为例,虽然是几个城市中面积最小,但过去30年,新加坡透过大规模填海,将土地面积由只有523平方公里增至714平方公里。已填海土地占全国总土地面积逾25%(香港为约6%)。为应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要,新加坡亦透过重新规划和旧区重建来提升土地效益,并开拓地下空间、岩洞作公共设施和工商业的用途。

至于纽约和伦敦两大国际金融中心和文化大都会,它们没有类似我们的边界限制,可以不断向外延伸,只要将交通规划、土地发展及基建配套综合规划好便可以。

反观香港,既没有纽约、伦敦及上海的向外延伸空间,又未能如新加坡般大规模填海,我们是否就不能改善居住环境呢?答案当然是:「不」,但必须大家认清问题、齐心解决。目前,政府全速推展各项大型土地发展规划,希望多管齐下解决土地供应的紧绌,并建立土地储备,以便在有需要时随时提取。中长期规划有扩展现有新市镇如东涌、推展新发展区如古洞北、粉岭北和洪水桥、其他新界乡郊棕土的发展(如元朗南)、研究新界北部地区的发展潜力、以及为大屿山发展进行长远规划等。同时,亦积极研究在维港以外填海及善用岩洞和地下空间。这些项目的进展阶段不同,但都需要大家和立法会的支持。

短中期方面,政府检讨各类用途地带、适度提高发展密度,包括改划70幅共约150公顷绿化用地(占绿化用地的1%),以提供约89 000个住宅单位(其中70%以上为公营房屋)。我们明白大家对绿化地带改划的关注,倘若可以选择,我们也不想触及,但短期土地供应并无魔术棒,这是其中一项主要来源。正如我在之前「随笔」中多次申明,我们必定会尽量减低对环境的影响,透过绿化指引和树木保育机制,要求有关项目负责人保存、搬迁现有具保育价值的树木或重新种植树木。

还记得去年我在「随笔」中引述一些人士的意见,他们表示在面对大量市民居住的需要下,郊野公园是否全都不能碰、不能发展呢?就曾经引起很大反响,大家可能怀疑我在这里重提郊野公园必有所图,其实我想点出的,是不论绿化地带、填海、开拓新发展区、发展大屿山抑或其他建议和项目,都会改变一些现状、影响到当地社区和居民,但总不能样样不能研究、不能碰。否则,很多市民会继续上不了楼,我们解决不了住屋的问题,因为问题的核心是供不应求、是缺乏土地!要确保有足够和持续的土地供应,香港社会必须面对现实、同心同德,作出艰难的取舍。我们会继续做好与社会和受影响的人士和持份者的沟通、说明工作,希望大家与政府一起觅地、造地,以至大家都能安居乐业。

2014年12月7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