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力」之都

上周初,台风妮妲来势汹汹,袭港期间共录得三宗水浸报告、一宗山泥倾泻报告,及约四百宗塌树报告,值得欣慰的是没为本港造成严重破坏及人命伤亡。让我感谢当值的部门前线同事在台风期间紧守岗位,尽心尽力服务巿民。

这次台风未有对本港造成太大的破坏,除了跟风力、降雨量、台风登陆位置等因素有关外,政府多个工务部门多年来努力不懈做好各项抵御灾害的基建,以及每年在雨季前做好准备,也让香港有一定的韧力抵御暴风雨可能带来的灾害。

事实上,一个城巿抵抗自然灾害的韧度,就有如人体的免疫力。当健康的时候,我们未必察觉到自己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已帮助我们抵御了不少病菌,让我们不致于发病。在本港,多年来我们在防洪基建、斜坡安全和树木管理上默默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公众未必会注意到,但这些工作确实有助我们于过去多年大致安然地度过一场又一场的暴风雨。过去数十年,因为恶劣天气造成的严重事故和人命伤亡数字持续减少,近年亦保持在相当低水平。若我们环顾世界各地以至一些周边地区,往往会看到恶劣天气可以造成的严重伤害,这也提醒我们一个城巿的「抗灾力」并不是必然的,必须未雨绸缪。让我在此简介相关工务部门在纾减灾害上的工作,以至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准备。

防洪工程
过去廿多年,渠务署合共完成了超过100公里的河道治理工程及27个乡村防洪计划,大大减低了新界乡郊地区的水浸风险。至于一些较旧的市区,由于路面非常繁忙,要提升区内现有的旧标准排水系统并不容易,因此我们采用较创新的截流和蓄洪方案,在荃湾、荔枝角、启德和港岛西建造了4条直径约四至七米、合共长约廿一公里的雨水排放隧道,及在大坑东、上环和跑马地建造了3个容量合共近17万立方米(相等约68个标准泳池)的地下蓄洪池,解决了多个旧区的水浸问题。这些工程提升了香港整体的防洪能力,保障市民安全。此外,参考近年国际趋势,我们正积极推动「海绵城巿」的理念,透过促进渗透,利用透水路面,仿傚天然环境,减少地面径流;利用蓄洪湖泊(例如于安达臣道拟建的蓄洪湖)、河畔公园等设施达到蓄洪和滞洪的效果,在暴雨期间将部分雨水储存,减低高峰流量,从而纾缓水浸问题。

斜坡安全
土木工程拓展署辖下的土力工程处透过完善的斜坡安全系统,以多方面策略降低我们面对的山泥倾泻风险,成功地把香港整体的人造斜坡山泥倾泻风险大幅降低至相当于1977年风险水平的25%,符合国际认可的最佳风险管理水平。自2010年,处方推行「长远防治山泥倾泻计划」,以风险为本的策略,每年有系统地处理150个政府人造斜坡,同时缓减30个天然山坡的山泥倾泻风险。然而,即使我们已把山泥倾泻风险降至合理可行的低水平,仍不可能做到「零风险」,若加上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大量山泥倾泻的情况仍有可能出现。因此,我们近年已推出多项措施,加强针对极端天气的应急准备,同时透过公众教育及发放信息,加强公众认识在极端天气下可能发生的山泥倾泻风险,提高社区的避险和抗灾应变能力。

树木管理
政府采用「综合管理方式」来管理政府土地上的树木。有关的部门会参照树木管理办事处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及指引,恒常巡查其辖下所护养的树木。于每年风雨季来临前,亦会为其负责范围内高人流或高车流地点的树木进行风险评估检测。一旦发现个别树木的风险情况出现变化,有关的部门会立即作适当的跟进。然而,在风暴期间,依然会有一些树木难以避免被烈风吹倒。各政府部门会尽力灵活调配,迅速清理塌树及其他障碍,尽快重开受阻道路,维持交通畅顺。


未雨绸缪
展望未来,为了应对气侯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们会参考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评估,尤其是降雨量及海平面上升方面的变化,并按香港实际情况适时更新本港的基建设计标准。与此同时,我们会进一步检讨并适切提升现有基建设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抗灾能力,例如一些沿海的重要水处理设施或须加设防洪护墙,以防在出现极大降雨量时受到破坏。

此外,我们会跟一些公共事业机构,包括港铁、隧道公司等,保持恒常沟通,并筹划应变计划,当整个城市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后,可尽快恢复正常运作,而不至于长时间陷于瘫痪,将对巿民造成的影响减至最低。

「罗马非一日建成」,香港今天所拥有的抗灾韧力,是由许多前人努力不懈建设而成,获得不少邻近地区肯定。我们亦需与时并进,因应气候变化的挑战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抗灾力和应变力,希望公众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位于荔枝角市区地底的雨水排放隧道
位于荔枝角市区地底的雨水排放隧道
跑马地地下蓄洪池的内部
跑马地地下蓄洪池的内部
蓄洪池打开水闸时的情况
蓄洪池打开水闸时的情况
位于北大屿山公路旁的泥石流防护坝
位于北大屿山公路旁的泥石流防护坝
位于西环邨的斜坡巩固工程
位于西环邨的斜坡巩固工程
暴风雨过后,各部门前线同事会尽快清理塌树以重开受阻道路
暴风雨过后,各部门前线同事会尽快清理塌树以重开受阻道路

2016年8月7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