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历史建筑 开放接受申请
发展与保育并非对立,一直以来,我们力求在持续发展和文物保育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而香港确实有很多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需要我们去用心保存、活化、善用。我想借此为大家介绍早前公布最新一期、即第五期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活化计划),今次获选的四幢历史建筑分别是:中环旧域多利军营罗拔时楼、粉岭联和市场、元朗前流浮山警署,以及屯门前哥顿军营Watervale House。由于每幢历史建筑各具特色和价值,欢迎有兴趣的非牟利机构踊跃提交活化建议,为这批历史建筑注入新生命,并供市民大众享用。 政府一直对保育历史建筑有承担,自2007年起,我们先后预留了24亿元,支持及推动活化计划,加强文物保育工作。活化计划的目的,是希望透过创新的方法保存和善用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将之活化成独特的文化地标;与此同时,推动市民积极参与保育工作;支持社企发展和在地区创造就业机会。 首四期共15个活化项目现正处于不同的发展和落实阶段,其中8个项目已全面投入服务,分别是第一期的前北九龙裁判法院、旧大澳警署、雷生春、芳园书室、美荷楼和前荔枝角医院,以及第二期的旧大埔警署和石屋。在已营运的项目中,有四个项目更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分别是由前北九龙裁判法院活化为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香港分校的项目;由旧大澳警署活化为大澳文物酒店的项目;由美荷楼活化为YHA美荷楼青年旅舍的项目;以及由旧大埔警署活化为绿汇学苑的项目,可见国际社会对我们保育工作的认同和肯定。余下的七个项目,预计将有三个活化工程可于2017年完成,另有四个则将于2018年至2019年间完成。 活化计划持之以恒 无论属于哪一个评级,以上的历史建筑都有各自的建筑特色、故事和历史,值得好好保存活化。我们对活化用途持开放态度,希望集合民间智慧,为它们寻找到多元化及具创意的用途。在选出合适方案后,我们会向立法会申请拨款进行复修及活化工程,并会全力支援相关的非牟利机构持续营运,在有需要时为每个项目提供不超过500万元的财政支持。 为4幢历史建筑举办开放日和工作坊 我们将于12月13至16日为第五期活化计划下的四幢历史建筑举办开放日,让有意申请的非牟利机构参观,并提供导赏服务;亦会于明年1月9日举行工作坊,让非牟利机构了解申请手续和评审准则。至于申请指引、表格、载有四幢建筑物历史背景及保育指引的资料册,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可于香港添马添美道2号政府总部西翼19楼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索取,或于https://www.heritage.gov.hk/下载。截止申请日期为明年3月23日中午12时。 继续全方位进行保育 活化计划只是我们保育工作的其中一项,我们于2016年预留了5亿元,成立「保育历史建筑基金」,以资助公众教育、社区参与和宣传活动,以及学术研究,并将政府现时有关历史建筑保育的部分措施和工作,包括活化计划和维修资助计划,纳入基金的资助范围。我们同时成立了一个主要由非官方人士组成的「保育历史建筑谘询委员会」,就保育历史建筑基金的运作向政府提供意见。 此外,政府早于2009年便公布「保育中环」措施,由八个饶富创意的项目组成,其中包括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和中区警署建筑群。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已改造成为标志性的创意中心「元创方」(PMQ),而三组古迹建筑物组成的中区警署建筑群,正透过与香港赛马会以合作夥伴形式活化,将给公众提供一处结合文物、当代艺术和消閒设施的文化活动空间。 我们明白市民对文物保育很有期望,我们会继续虚心聆听不同持份者的想法,把保育工作做得更好。
|
2016年12月4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