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大变身 - YHA美荷楼青年旅舍

公屋与旅舍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大家有否想到今天它们竟能成为一体?日前我参与了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其中一个项目—YHA美荷楼青年旅舍的开幕典礼,与众多嘉宾朋友一同见证这幢历史建筑的活化成果。说起美荷楼,定会勾起许多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从高处向下望,它的外形看似英文字母「H」,是硕果仅存的「H型」第一代徙置大厦,是香港公共房屋发展的起点,曾经是不少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

YHA美荷楼青年旅舍早于10月21日开始试业,至今吸引了超过25,000人参观,当中包括我在内。我第一次是去视察,当时它仍处于施工阶段;12月初,我特意再次到访,并与碰见的市民和学生交谈,共同缅怀过去香港艰苦但甘甜的岁月,在那里渡过了一个愉快的早上。走进美荷楼生活馆,彷如走进时光隧道,那些泛黄的照片、双层碌架床、公共厕格、简陋的走廊煮食地方、以及粮油店,都在诉说一个又一个充满人情味的香港故事。能够「上楼」住进公屋,对当时不少香港人来说犹如中了彩票。所以即使「一屋两伙」共同居住于面积仅有120平方呎的单位,更要共用浴室和厕格,对当时的居民来说都已是非常难得。生活虽然艰难,小孩很多时候亦要课余在家中「穿胶花、籐篮」帮补家计,但邻里间守望相助、分甘同味、相互照应、甚至忧喜与共的浓厚感情,令人嚮往。

除了生活馆,我更参观了怀旧士多,重拾许多童年回忆。不知道大家还否记得竹蜻蜓、纸毽、西瓜波等童年玩意?怀旧士多更存放了许多怀旧糖果零食,让人不用张开嘴巴,亦回味无穷。

大家想感受昔日的公屋情怀及生活环境,不妨于假日到美荷楼参观生活馆及参加免费导赏团,亲身感受香港的本土历史文化,也可和家人朋友到这里住一晚,嚐嚐当年屋邨冰室的美味早餐。

圣诞节将至,这是一个充满爱与盼望的日子,来到美荷楼让我想起一首短诗,现节录部分和大家分享:

「在压力中仍能平静、
 在忙碌中仍能休閒、
 在失败中仍能欢笑、
 在逼迫中仍能屹立、
 ……………………、
 在绝望中仍有盼望、
 在冷漠中仍有关怀、
 在困境中仍有出路、
 在死亡中仍有生命、
 ……………………。」

衷心祝愿大家也有这份福气,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家庭美满、幸福。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12月初再次到访美荷楼,参观了旅舍的房间和设于旅舍内的「生活馆」。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12月初再次到访美荷楼,参观了旅舍的房间和设于旅舍内的「生活馆」。

「生活馆」,重现1950至70年代香港公共房屋的生活环境和面貌,十分值得参观。
「生活馆」,重现1950至70年代香港公共房屋的生活环境和面貌,十分值得参观。
1950年代徙置单位细小,不少家庭都是睡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和阁仔里。
1950年代徙置单位细小,不少家庭都是睡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和阁仔里。
「美荷楼生活馆」内有不少资料,诉说着我们上一代香港人大大小小的故事。贫穷虽然艰苦,但也令不少人奋发图强。
「美荷楼生活馆」内有不少资料,诉说着我们上一代香港人大大小小的故事。贫穷虽然艰苦,但也令不少人奋发图强。
 旅舍特别推出14间怀旧主题的房间,房间铺设了六、七十年代的绿白相间地砖,摆设了怀旧家具,和当年的流行玩具。
旅舍特别推出14间怀旧主题的房间,房间铺设了六、七十年代的绿白相间地砖,摆设了怀旧家具,和当年的流行玩具。

 

2013年12月22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