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地 有心有力

几天前,我公布了2014/15年度政府卖地计划,私人住宅用地共34幅,可供兴建约15,500个单位。至于其他供应来源,预计铁路物业发展项目有西铁元朗站的1,880个单位、港铁将军澳和大围站合共约4,650个单位,另市区重建局项目有3,200个单位,私人发展或重建项目以过去十年平均数估算有4,700个单位。综合以上几个来源,预计来年私人住宅用地可供兴建单位总量可达约30,000个。

34幅私人住宅用地中,港岛有4幅、九龙有7幅、新界有23幅。以用地面积区分,面积在0.5公顷或以下的有16幅、1公顷或以上的有15幅、居于两者之间的则有3幅。若从可兴建单位数目区分,则预计可建多于500个单位的有14幅、100至500个单位的有13幅、余下7幅比较小,各可兴建单位数目预计少于100个。

就过去几天以下一些对新年度私人住宅用地供应的质疑,我想分享几点。

(一)上述34幅用地中有21幅须进行改划,因而质疑由政府卖地可供应的数量。

在去年公布2013/14年度卖地计划时,类似质疑亦有出现。当时,在46幅合共约可提供13,600个住宅单位的用地中,也有22幅须先进行改划或其他程序才能出售。一年下来,我们曾两次调整卖地计划,将3幅用地改拨公营房屋发展并先后加入8幅用地;最终我们已售和在三月底前将招标出售的住宅用地共36幅,合共可提供约13,700个单位,达到全年政府出售私人住宅用地的原订目标,超出上一年度六成多,亦创了自2000/01年度以来的新高。

一如既往,我们在新年度努力推动卖地计划内各用地的改划及其他程序的同时,各部门会继续合作努力觅地和进行其他用地的不同程序,目标是维持房屋土地供应稳定,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卖地计划并非铁板一块。

我们明白改划用地工作不容易,阻力不少,但希望社会和地区人士洞悉大局,理解和支持我们,满足社会对房屋土地的殷切需求。住宅楼价在「双辣招」下已见稳定下来,但我们仍需继续多方面努力持续地为市场提供稳定的土地供应,让楼市能健康发展。

(二)去年公布2013/14年度卖地计划时,估计从各来源的土地供应可提供约25,800个单位,但现时预计只有约18,000个单位,有评论质疑落差达30%。

正如去年我在「局长随笔」中提到,政府自2011/12年度起的私人住宅用地供应目标,是提供每年平均可兴建约20,000个单位的土地。至于公布2013/14年度政府卖地计划时,估计从政府卖地以及其他各供应来源提供的土地共可兴建25,800单位这数字,是综合各来源(即政府卖地、铁路及市区重建项目、私人土地发展/重建平均数)可以供应的土地的预计总量,这数字并非该年度私人住宅用地供应的目标,该数字跟过往(即2012/13年度的30,000个单位和2011/12年度的35,000个单位)的编制基础一致。提供该数字的目的是尽量向市场提供全面的讯息,让大家可较全面了解供应方面的情况。

事实上,铁路和市区重建项目,分别由港铁和市建局按其计划和进度推出。而私人土地发展/重建(即须修订或毋须修订土地契约/换地的私人项目)的供应量,则是由私人市场主导而非由政府控制。过去,我们是以平均每年20,000个单位这目标供应私人住宅用地,今年起因应未来十年建屋目标和私人住宅所占其中比例而调整为18,800个。换句话说,政府会按来自各来源的土地供应情况,适当调节每季政府的卖地数量,政策目标是让物业市场健康发展。

此外,上述2013/14年度18,000个单位,并未包括市建局刚在二月邀请发展商提交合作发展意向书的观塘市中心项目(1,700个单位),该邀请在四月初截止后会进行招标。

(三)卖地计划上不少土地发展密度低,因而质疑政府倾向兴建豪宅益有钱人。

每幅土地的发展参数,需要参考分区发展密度、用地的基建(例如交通、排污)容量和空气流通评估、周边环境(例如附近其他用地的发展密度、环境、山脊线等)而制定。2014/15年度的卖地计划中,很多用地在新界,有些用地在绿化地带,有些则非以铁路为主要交通连接,例如屯门东小榄附近和大屿山长沙,它们的发展密度会较低。相反在市区例如在荃湾杨屋道,因其在市区和邻近交通基建,发展密度会较高。换句话说,不可能所有用地都一刀切作高密度发展。

政府已经订立明确的建屋目标及公私营比例,发展局会按照这个比例,将合适的土地提供作兴建资助房屋,同时亦向市场提供合适的土地发展私人住宅。一般来说,资助房屋需要较大规模、公共交通较方便的用地,因此不少可作高密度发展的大幅用地,均会预留作兴建资助房屋之用,所以无可避免私人住宅用地会有些密度较低或面积较小。此外,市民对私人住宅有不同的需求,我们在土地供应上亦须予以考虑,适当平衡。事实上,2013/14年度已售和将售的36幅住宅用地,其中被施以最少落成单位数量的(即「限量地」),合共可提供至少10,230个单位,约占该土地来源的单位供应量的四分之三。之前两年,即在2012/13和2011/12年度,限量地可供应单位的比例亦与此相若。

(四)过去十年,酒店房间数目倍增,一些市区住宅用地被改为兴建酒店,因而质疑未有善用住宅用地。

首先,酒店房间由十年前约3.9万个增加3万个至约6.9万个。而同期的私人住宅单位数字,则由233万个单位增加约28万个至261万个。此外,酒店房间面积较住宅单位小很多,两者不可相提并论,我们分析问题也不能以偏概全。房屋供应是今届政府的施政重点,当有发展商申请将住宅用地改作酒店或其他用途,当局会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根据有关政策表达意见。

再者,面对香港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包括房屋、商业、零售、旅游、学校、医院、社区设施等等,政府有责任在增加房屋土地供应的同时,亦兼顾其他方面的需要,不应顾此失彼。旅游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产业,有其经济贡献之外,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其中不少是可以让较低技术或低学历的人士就任。我们在土地用途规划时,必须作出平衡。

2014年3月2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