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水主要源自收集的雨水及从广东输入的东江水,分别占本港食水供应总量约20%-30%和70%-80%。然而,这两个水源可提供的水量会受极端天气影响,食水需求亦可以因人口和经济增长而增加。因此,水务署致力探索和发展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新水源,淡化海水是其中之一。今次,我邀请了水务署同事讲解最近启用的将军澳海水化淡厂(下称海水化淡厂),以及当中的逆渗透海水化淡技术。
化淡水成本较高 目的令水资源组合多元化
水务署工程师(顾问工程管理)黎汉霖表示,水务署一直留意海水化淡的最新技术,并分别于2002年及2007年完成相关技术的可行性研究,确定香港采用逆渗透海水化淡技术生产的食水,符合香港食水标准。
海水化淡厂有助开拓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使水资源组合多元化,以保障香港供水稳妥,并提升本港供水韧性,但由于利用逆渗透技术生产食水需要使用较多能源,海水化淡供水成本会较本地收集雨水和东江供水为高,海水化淡不会取代本地集水和东江水这两个主要水资源。
海水化淡厂第一阶段提供5%食水用量
海水化淡厂第一阶段于去年12月22日开始供应食水,产量为每日13万5千立方米,日后可扩展至每日27万立方米,供应本港约5%-10%食水用量。
海水化淡厂座落将军澳137区,临近海边,附近的海水混浊度较低,水质较为稳定,宜作海水化淡。
世界各地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法国、德国及西班牙等已采用海水化淡。将军澳海水化淡厂采用的逆渗透海水化淡技术已获充分验证,现时全球海水化淡产量六成以上都是利用该技术生产。
四个处理过程化淡海水成食水 汇入配水库为市民供水
海水化淡的四个主要处理过程为:隔筛、前处理、逆渗透淨化和后处理。首先进行「隔筛」和「前处理」,以防止海洋生物进入设施,并过滤清除杂质和悬浮粒子等,其后利用「逆渗透」技术去除盐分、杂质和微生物。
渗透现象是指水分从含盐浓度较低一侧流向浓度较高的一侧。「逆渗透」原理是透过向含盐分的海水加压,令水分通过半透膜流向相反方向,半透膜继而阻挡盐分、杂质及微生物等,以淨化海水。
经「逆渗透」后的淨化水会进行「后处理」,加入化学物以调整水的硬度、酸碱度等以符合香港食水标准。海水在完成所有处理过程后成为食水,汇入北港滤水厂,与其他来源的供水一同经由将军澳食水主配水库提供予西贡、九龙东及港岛部份地区使用。
技术以半透膜分隔水与盐分 加压于管道进行
海水化淡厂第一阶段设有12个大型逆渗透组件,安装合共2,336支压力管道,每支压力管道内装有七支半透膜滤芯,逆渗透淨化过程就在这些压力管道进行。
水务署已制订一系列措施,严密管控海水化淡厂所生产的食水水质,以确保香港食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