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拼经济、谋发展,社会一直有不少关于如何令发展提速提效及减低成本的讨论。政府就此积极作出回应,鼓励决策局及部门采取「促进者」的思维处理工作事项。今次,我邀请了发展局副局长林智文和其他部门同事,介绍「促进者」思维在日常工作上的运用及其成效,以及业界人士的看法。
推动「促进者」思维 从三方面作改革
林智文表示,以往部门处理审批较重视「把关」工作,现时政府与时并进,积极求变,除了做好监管者角色,亦务求具备「促进者」思维,致力精简审批流程。为此,我们从三方面推动改革︰
(一)思维改变:发展局在2024年7月首次发出通告,明文规定决策局和部门均需采取「促进者」的思维处理发展申请,并胪列了指导原则;
(二)流程改革:政府已修订六条法例以大幅精简发展相关法定程序,现阶段会加强检视及大力精简行政审批程序,每个审批部门均要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三)系统设置:部门须由指定首长级同事监察工作计划落实进度,以及定期向发展局带领的督导小组汇报。另设立由专业团体和业界代表共同组成的委员会,与业界共商精简程序事宜。
林智文率领团队自去年第三季已出席了多场研讨会和论坛,向业界介绍政府的精简措施,并了解业界所需。
业界大力支持改革 自行认证计划缩减审批时间
香港建造商会会长、土地及建设谘询委员会委员林健荣以「勇敢」、「踏实」及「有承担」来形容政府采取「促进者」思维的方案。他认为改革不单缩减发展期及节省成本,更能增加香港竞争力,有助经济发展。他又表示,发展局建立沟通平台听取业界意见,接纳了多个优良方案,并落实一系列优化措施,期望政府能继续前进,提升效率。
香港园境师学会会长陈元敬指出,精简发展程序的方向有助业界发展,加快工作流程。他表示,园境专业于2003年首次实行自行认证计划,但只局限于验收工作,审批程序仍然由政府部门处理。政府最近推出的自行认证计划,则允许业界在审批过程中委讬一位认可园境师作自行审批,相比以往审批树木处理方案动辄花上十个月至一年时间,现时则可于一、两个月内完成,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呈交图则前查询机制及专责审批组 助八成一般建筑图则首两次呈交即获批
发展局的通告进一步强化了屋宇署作为「促进者」的机构文化。负责审批建筑图则的屋宇署高级屋宇测量师赖安琪介绍,为确保楼宇安全,屋宇署一直致力协助申请者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在审批程序和机制上顾及发展项目的流程,务求令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为方便业界建筑设计和制作图则的工作,屋宇署设立了呈交图则前的查询机制,让业界尽早确定建筑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因多次修改建筑设计而白费工夫。另一项提速、提效的措施是设立专责审批组,针对500个或以上住宅单位的大型私人住宅项目,屋宇署会在项目早期提供技术协助,目标是约八成一般建筑图则可于首次或第二次呈交便获得批准。赖安琪表示,即使图则未能获批,屋宇署亦会在回复信中列明拒绝理由,并向申请人提供详细说明,如有需要,屋宇署亦会与申请人举行会议,以解决问题。
成立「新建消防设施一站式验收统筹办公室」 压缩三分一验收时间
负责统筹有关新建楼宇及基建项目消防设施验收工作的消防处消防区长(消防工程合规)余子杰指出,发展局通告当中的良好作业原则极具参考价值,与消防处在验收工作上不断求进的策略不谋而合。
余子杰表示,消防处灵活调配内部资源,并透过加强与各持份者沟通、超前拟定验收日程、安排验收前会议和善用科技加快验收流程等一系列措施,缩减整体验收所需的时间。消防处期望于今年三月成立「新建消防设施一站式验收统筹办公室」后,可以将一般建筑规模的常规项目所需的整体验收时间压缩三分之一,减至35个工作天内完成。
路政署列清晰检查清单 加快审批桥樑及建筑物外观设计方案
路政署高级园境师(市区)邓立明负责桥樑及有关建筑物外观谘询委员会(ACABAS)秘书处的工作。他介绍,路政署于去年第四季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旨在优化审批桥樑及相关建筑物外观设计方案的流程。根据发展局通告,ACABAS制定了清晰易读的检查清单,便利申请者备齐相关文件,以更顺利提交申请。他表示,清单不但涵盖了基本要求,亦根据不同申请类别如桥樑和升降机等,列出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例如针对升降机,清单会提醒申请人可摆放电箱的位置和设计,以顾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此外,邓立明介绍,ACABAS近期引入一项新机制,允许申请人在提交较复杂的设计方案前,与路政署相关部门进行预先会面讨论,好让在正式审批会议前,尽早解决申请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降低方案被否决而需重新申请的风险。措施可有效加快桥樑及相关建筑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进程,让工程得以及早展开,市民可尽早使用设施。
推「餐饮业供水申请自行认证计划」 提升处理供水申请效率
水务署工程师(技术支援)梁学翘负责审视供水申请的程序及监察区域办事处处理供水申请的工作流程。他和团队向部门同事介绍了发展局的通告,确保落实「促进者」的机构文化。
梁学翘表示,水务署于去年底推出「餐饮业供水申请自行认证计划」,允许表现良好的持牌水喉匠自行认证其负责的水管工程,以提升处理供水申请的效率和便捷性。计划改变了以往「一刀切」针对少数不符表现者的规管方式,转为鼓励业界人士持续保持良好表现。计划下的简化流程亦有助持牌水喉匠节省时间及成本。
已实施逾百项精简措施 今年内陆续推展新项目
林智文强调,精简程序要持之以恒地推行,须由机构文化入手,透过内部宣传及经验交流,令「促进者」思维成为植根同事的「基因」,时刻秉持便利发展及协同合作的精神处理审批工作。他感谢各部门管理层的配合,决策局及部门迄今已实施逾100项精简措施,今年内会陆续落实其他新措施,范畴涵盖业界自行认证,容许认可专业人士审批建议,既赋权业界亦要求为其决定负责,而部门亦会抽查作把关,其他措施包括省却重复程序,以及理顺并列明各项所需提交的文件及细节等。这些程序可让部门有空间调拨人手,更有效率利用现有资源应对庞大工作量,达到节流效果。
每一项精简程序就如一块小拼图,当措施持续出台、实施,拼图最终会拼出一幅完整的图画 — 完善发展程序,使其更为顺畅。我们会继续监察精简程序的工作,推动部门思维变革,以助提高效率,善用市场活力,降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