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2年,首先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新年进步!早前,我出席了市区更新基金成立十周年论坛。基金的成立是2011年《市区重建策略》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一直秉持「以人为先、地区为本、与民共议」的市区更新模式为理念,协助受重建计划影响的居民,同时推动文物保育及地区活化。今次,我邀请基金董事会主席倪锡钦教授介绍基金的工作,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如何令居住的社区做到连结、传承、共创、共融。
社区服务队协助重建项目居民
基金在市区更新工作中一直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一项主要的工作,是委任由专业社工组成的社区服务队,为受市区重建局重建项目影响的业主及租客提供支援,协助居民面对重建过程及所带来生活上的转变和问题,以及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倪教授说,过去十年,服务队已为40多个市区重建项目、共逾5万多位受影响居民提供协助,无论是具体的程序手续上或情绪上,服务队均会给予适切的支援,纾缓受影响居民的压力。
推动文物保育及地区活化
另外,市区更新不单把旧楼拆卸、重建,同时需活化旧区,为旧区注入活力。倪教授说,过去十年,基金为多个社区共创项目提供资助,鼓励地区人士参与在市区更新范围内推动文物保育和地区活化,例如以各种艺术形式或活动与社群互动,连结街坊街里;深入搜寻旧区人情故事,将集体回忆传承至下一代;研习民间传统工艺;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建立共融社会等。
项目总参加人数逾70万人
倪教授说,至今,基金已举办5期计划,批核共19个保育活化项目,资助拨款超过1.1亿元。而19个项目的执行机构包括多个界别(如非政府组织、社区团体、文化艺术机构及学校),涵盖十多个旧区(如西营盘、九龙城、旺角、油麻地、观塘、北角等)。目前,已完成的16个项目,总参加人数已超过70万。早前,我亦出席了其中一个资助项目,由香港艺术中心筹办的「路过北角」生活节的开幕礼。
「路过北角」为旧区添活力
倪教授说,北角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区,有许多老店和丰富历史,「路过北角」希望做到新旧交融。义工会收集许多北角的故事和回忆,让街坊认识多些自己居住的地方,艺术家们则以艺术的方式把故事呈现出来,设计具地区特色的艺术装置,活化公共空间,并展现北角的独特魅力。我与倪教授当天便参观了北角海滨带有北角糖水道历史的街头健身装置「Sugar Factory」、集休憩与使用者互动的「北角交响乐」装置,以及北角渡轮码头内描绘社区独特风景的特色石柱等。
葵涌「小区浓情」推动文化交流
倪教授亦分享了另外两个资助项目,透过重塑旧区面貌,推广地区特色,促进人地相连,并藉以营造社区归属感。第一个是在葵涌一个巴基斯坦小社区推行的「小区浓情-葵涌多元文化社区传承计划」。过去8年,该计划致力活化社区,美化休憩空间,改善居民的互动空间,最关键的是设立了「共融馆」,定期举办展览、导赏、工作坊等,丰富了社区生活,亦成功推动本地和南亚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共融。
九龙城主题步行径
第二个项目是建立「九龙城主题步行径」。九龙城是一个充满不同历史、文化、景点及特色小店的多元社区,计划内的步行径是目前全港最长的步行径,全长约6.5公里,分五个不同特色路段,串连九龙城、土瓜湾、红磡社区的重要地标,并举办文化活动和设立访客中心,以促进区内历史文物保育、艺术文化推广等。整个项目2018年开展,预计今年第三季前完成所有路段。
优化城市面貌需要集思广益及不同界别的支持和配合。在此,我感谢市区更新基金、各专业机构和团体多年来的努力。我期望基金未来会继续支持政府的方向,实现城市可持续市区更新及改善居民生活质素,提升社区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