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发展局副局长就「善用香港海岛和海岸线资源,推动海上旅游发展」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主席:
我感谢刘业强议员提出这次动议辩论,刚才各位议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很好的建议,我们会回去小心考虑。刚才提到的意见涉及发展局正进行的工作,我希望藉此机会向大家汇报进度和资讯。
游艇旅游
刚才有议员提到游艇泊位的提供问题,我们进行土地规划时会考虑当地的岸上和水体情况,在适合的情况下提议增加游艇泊位。我们建议增加游艇泊位的地方,除了刚才议员提到的红磡站临海用地,在香港仔避风塘扩建部分和前南丫石矿场都有相关建议。刚才亦有很多议员提到我们在推进这些项目时,应该要思考如何尽量用好私人市场的力量,吸引更多私人机构参与,所以推进这三个项目的游艇泊位上,我们有一个新做法,于详细规划未敲定前进行市场意向调查,希望尽早吸纳市场、发展商对营运游艇泊位的意见,譬如规模、数量、种类,所需配套设施,令我们的详细规划更贴合市场需求,将来招标时市场可更快、更积极回应。
因此我们已在今年一月就香港仔避风塘扩建部分发展游艇停泊设施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亦会于今个月就前南丫石矿场用地展开意向调查。至于红磡站临海用地,我们已委讬港铁进行研究。我们正审视其研究报告,希望可以尽快就发展建议与大家分享及谘询意见。
度假旅游
刚才很多议员提到我们应用好海岸线和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亦有议员提到南大屿及白泥,我们正在这两个地方进行工作。
南大屿
我们提出构建「南大屿生态康乐走廊」,希望利用南大屿海岸,包括长两公里的长沙泳滩、水口、石壁、贝澳等地方,以及其丰富天然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生态绿色旅游。其实生态和旅游并非互相排斥,可以提供一些度假旅游的机会和促进地区经济。构思中会在长沙及贝澳设立沙滩营地、优质度假住宿和优质营地,以及其他各样旅游设施,其中一样可增加可达性,我们建议在长沙兴建码头,鼓励游客多用水路到南大屿。
我们今个月会就「南大屿生态康乐走廊」进行市场参与发展意向书的邀请,希望一些有兴趣发展生态康乐旅游的营运商、发展商,可以就其发展模式、财务可行性、设施和配套,为我们提供意见。
流浮山/白泥
流浮山和白泥一带拥有北部都会区内其中一条最长的海岸线,约10公里,有具高生态和景观价值的自然栖息地,例如白泥是着名观赏日落美景的地方,所以我们建议这两个地方可发展生态旅游节点,当中包括可提供酒店/度假村/生态旅舍、零售/餐饮/娱乐设施,以及各类型的生态旅游用途,例如户外探险公园和露营场地。
为了解市场对这些发展的兴趣,我们计划于今年上半年邀请相关持份者就这些建议提交市场发展意向书,让我们更清楚明白他们对这类发展的兴趣、规模或政府需提供的设施。
改善码头计划
刚才有议员提到改善码头计划,我希望提供一些资料,两个改善码头计划的项目已完成。另外,11个正兴建,八个在今年内完成,其余三个我们争取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其他在设计阶段的码头我们正下工夫,当然我们会看政策意向和财政能力,有秩序推进其他改善码头计划。当我们设计改善码头时会与持份者,包括当地居民、渡轮营运者沟通,让硬件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当然刚才有议员提到一些软件或资讯发放方面的操作细节,我们听到一些回馈意见,亦可在管理上做一些改善工夫。
善用维港海岸线
另外提到维港两岸,首先很多议员提出通达性的问题,在未来三年至二○二八年,我们目标是维港两岸的海滨长廊长度达34公里,未来三年会新增五公里,当中有四公里在九龙。另外,海滨长廊会否有商业配套,这方面我们正下工夫,例如我们已试行了在湾仔、观塘和茶果岭提供特色售卖点,大家现时在湾仔可能看到。另外,最近亦已宣布在中环、湾仔、北角、尖沙咀提供轻食饮品的摊档,希望更多商业元素或饮食设施令游人感受更好。接下来,我们会在新的海滨发展项目的适当地方提供小食亭或餐厅,令海滨更吸引。现时我们要在维港进行改善措施,例如行人板道或登岸设施,受制于《保护海港条例》下「不准填海推定」,会较难进行,但我们已提出修订《保护海港条例》,希望可以改善海滨的功能、可达性、畅达性,或令市民更加享受海滨而涉及填海的工程可拆墙松绑。我很高兴草案委员会刚完成审议。
我希望如果《条例草案》获通过,在维港进行小规模的码头、行人板道、登岸台阶等改善海港工程可更容易上马,令我们有更大空间探讨在合适的地方推展能提升维港两岸旅游配套设施的改善海港工程,进一步善用维港的海滨资源,擦亮我们旅游的名片。
结语
有充足的土地供应,我们才有空间支持新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及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可能以往有印象我们造地是想如何解决房屋问题,其实近年我们造地已不限于发展房屋或基础设施,而是透过全面的土地规划和发展,正如我刚才所说,提供土地供不同产业包括旅游业,希望可以帮助它们发展,以巩固及提升香港的优势产业。
我谨此陈辞,多谢主席。
完
2025年3月20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08分
香港时间17时08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