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十二月中展开公众谘询

政府今日(十一月十日)宣布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计划第一阶段的评审结果。政府将于十二月中旬全面展开就入围建议书的公众谘询工作,并会在与建议者磋商和选出属意的建议书时充分考虑收集到的公众意见。

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今午分别在立法会及其后的记者会上强调,整个发展计划的目的是兴建一个世界级的文娱艺术区,提供丰富文娱艺术节目供市民欣赏。

曾荫权说:“同时,我们亦希望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具有独特的地标设计及连贯的文艺设施,吸引游客,汇聚人流,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我们相信两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独特的建筑及文化艺术地标将更容易吸引私人企业与本地及海外具经验和知名度的文化艺术团体参与,提供具质素的文娱艺术节目供市民欣赏。”

曾荫权表示,今次的计划吸引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参与。入围的建议者均有建议与本地及海外顶尖的艺术团体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足见这项计划的吸引力,亦足见这项计划不只眼于“硬件”,它的内容和管理“软件”同样备受重视。

他说:“整个评审过程是公平和公正地进行的,甄选工作是由高级及资深公务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根据已列明的评审准则进行。评审委员会当中包括多个专业部门的代表。廉政公署亦有以观察员身份参与整个甄选过程,确保评审队伍依循所订的准则进行评审。”

“评审委员会向由我担任主席的督导委员会提交甄选报告,及后再由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有关甄选结果。”

政府收到的五份建议书中,有三份建议书符合要求,分别为香港荟萃有限公司、生利发展有限公司及活力星国际有限公司。

至于另外两份分别由太古地产有限公司及译名林思达先生提交的建议书,则未能符合要求。

曾荫权解释该两份建议书不符合要求的原因。“首先,太古地产有限公司没有根据政府的发展建议邀请书要求在文娱艺术区内提供博物馆群、艺术展览中心和剧院综合大楼等核心文化艺术设施。该公司建议在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地皮主要改为用作商业和住宅发展。这并非政府发展的原意,不能接受。”

“再者,太古地产的建议没有根据发展建议邀请书的基本要求提供天篷。它只建议在西九龙文娱艺术区中一些低层及相连的商场建筑物顶部种植树木,并称之为‘活天幕’。这建议与政府的发展建议邀请书要求的天篷设计特色及概念相距甚远,亦失去了天篷设计的预期优点。”

“此外,太古地产建议将各指定的核心文化艺术设施分别散布在尖沙咀、添马舰和分域码头附近,不但无法产生预期的汇聚人流效应,更占用了多块珍贵的海港公共地皮。同时,有关建议亦将涉及拆卸香港部分现有的文化艺术设施。这些设施现时营运良好,使用率相当高。拆卸它们不单会浪费公共资源,亦会对市民带来不便。”

而林思达先生提交的建议书,曾荫权指出由于未有证明建议者具有所需的相关经验,也未就核心文化艺术设施提出建议,因此亦不符合基本要求。

曾荫权补充,选出三份入围的建议书,并不代表政府已对它们有任何取向。

“它们只是在这阶段符合政府对这计划所设的基本要求。我们仍要根据已列出的准则,对他们各自的技术、财务及文化艺术设施的营运进行深入评审。”

“与此同时,政府会谘询公众对这三份入围建议书的意见。”

政府将邀请入围的建议者全面参与公众谘询,届时他们须要按建议书内容提供展品,包括比例模型和建议书有关的内容,让市民评鉴。这项公开展览将于香港科学馆举行,为期约六个星期。

政府将在展览场地内向市民派发问卷,以收集市民对入围建议书的意见。

此外,政府将于人流较多的地点,包括五个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场地,展示这几份建议书的内容撮要;所有展出的资料并会上载至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网页,让更多市民了解入围建议书的内容和发表意见。

政府亦会在不同地区举行一系列研讨会,并邀请建议者派员出席这些研讨会,直接向市民解释各自建议书的内容。

曾荫权说:“我们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和意见。政府会在小心考虑公众的意见之后,才挑选建议书和与建议者进行磋商,以进一步改进有关的建议书,务求使这个未来代表香港的建筑及文艺地标,和它提供的设施都尽善尽美。”

曾荫权指出,政府会把收集到的公众意见公开,并且在与建议者签署临时协议前,会在适当的时候谘询立法会及城市规划委员会。

政府于去年九月五日向私营机构发出邀请书,就西九龙海旁南端一块四十公顷土地发展为世界级综合文化、艺术和娱乐中心及营运有关设施提交建议书。到今年六月十九日截止收件时,政府一共收到五份发展建议书。

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建筑工程预计最早于二○○七年四月展开,各项核心文艺设施将由二○一一年起逐步启用。

二○○四年十一月十日(星期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