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局长就二○一九年十月至十二月卖地计划会见传媒谈话内容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九月二十六日)就二○一九年十月至十二月卖地计划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启德商业用地在“挞订”后再“流标”,政府在估价上是否未能紧贴市况?
 
发展局局长:大家都知道,地政总署有一班测量师专家,他们于截标当日上午才订出底价。为何要订底价?原因是我们不希望有所谓“贱卖”土地的情况。我知道政府测量师和私人发展商的测量师,他们的基本原则是相似的,但亦有分别的。政府会检视市场最近的成交和市况,在这点上,我们和私人市场没有分别,但私人市场会看自己公司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或他们有多愿意去承受市场风险,这方面的估计是政府涵盖不到的。所以有时候,若私人发展商评估风险是重的,落价会较我们的底价低。正如以往,若我们收回来的价较底价低时就会“流标”。在目前的制度下,我们觉得仍然是运作良好。就地政总署来说,我们看到他们的估价仍然是非常“贴市”。过往在二○一二年到现在,除了这幅土地,“流标”的土地共有五幅,我在这里不一一重复。该五幅土地,当中有三幅我们及后已重新推出,亦全部成功售出;有两幅则仍未重新推出。
 
记者:今季没有推出商业地,是否因为担心示威活动持续,影响市况而流标,因此不推出?另外,有些发展商表示愿意捐出农地,这是否会令政府的土地供应增加,因而减慢政府之后的卖地步伐?
 
发展局局长:其实不是的。过往不是每一季也会推商业地的。因为商业地始终与住宅地不相同,数量是相对少一点的。今年计及现正处理的高铁上盖地皮,可以看到只是高铁上盖的一幅地皮,面积差不多三百万呎,其实是多的。往年在个别年份,二○一六至一七年,可以达到五百万呎,但这是很例外的,很多时候只是百多万呎,或数十万呎。因此,今年商业地的量不是少的。而不是每一季也会推商业地,向来也是如此的。你的第二个问题是?
 
记者:有发展商愿意捐出农地予政府兴建公屋,政府会否因此减慢卖地步伐?
 
发展局局长:我看不到有此影响。有关捐地,昨天有发展商宣布捐出三百万呎农地,当中包括捐地予“要有光”。我知道运输及房屋局(运房局)的同事已接触“要有光”,因为他们一直有倾谈的,我们了解“要有光”希望用该幅土地作过渡性房屋,运房局的同事会与他们进一步跟进。就个别发展商愿意捐出土地予非牟利团体作与社会公益相关的用途,我们认为是好事,但有关发展商并未接触政府表示希望复归一些土地予政府,我们未进入这讨论。无论如何,我们不认为数量会足够令我们改变其他的努力。以今次为例,三百万呎的农地,即总量约三十公顷,位置不知道在哪里。如你看我们未来对土地的需求,若我们能做齐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建议的各项措施,接下来会做的是三千公顷新增土地。因此,个别发展商无论捐出多少土地,也不会影响政府在多管齐下的策略之下全力推进各种措施,一些影响也没有。
 
记者:那是否代表三百万呎农地是不足以满足政府的需求?你们是否更加倾向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去收回农地发展?
 
发展局局长:这方面我也可以说一说。其实我刚才所指的三千公顷,是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提出的八项措施,政府全面支持的,如果全部落实,会有三千公顷的土地。至于香港未来的土地需求大概是多少?如果看《香港2030+》(《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当时指最少1 200公顷,但社会讨论指这是远远低估的。现时《香港2030+》(研究)已到比较成熟的阶段,稍后我们会公布数字,让大家知道土地不足情况的程度。我刚才说土地不足的情况,相信私人发展商,如果有个别或其他的发展商多捐出十多二十公顷、或三十公顷的土地,对大局的影响不大。虽然我们也会正面看待,因为如果有私人发展商以无偿或很低的价钱将土地捐出、长租予非牟利机构作社会性房屋或其他的社会服务设施,我们觉得是好事,但这对政府本身的努力没有影响。
 
你刚才提到收回土地,我在这里说一说。你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提出的八个建议中,有几个较为主要的,我在这里很简单讲一讲。第一,新发展区的进一步发展。就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我们今年获第一期主体工程拨款,我留意到有传媒指我们今年会展开收地工作,技术上是的,但其实如果你看我们的工序,到明年我们才需要占用人离开该地方,所以我昨天说明年开始会进行这个工作。在洪水桥新发展区方面,我们盼望今年第四季能到立法会申请拨款。两个新发展区,加上其他个别的土地,我们看到未来五年透过《收回土地条例》收回的土地大约是四百公顷,相比过往的速度,是大幅提升的。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也希望我们加快规划工作,特别是对于棕地的规划。如果大家记得,其实社会对我们应该更加善用棕地的共识是相当高的,我们接下来会进行这项工作。已规划的棕地,特别是当中我们发觉一些适合用作公共房屋,尤其是高密度公共房屋,其实我们都会按照机制,就是透过《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土地作公共房屋发展,因为这很清晰,是用作公共用途。其他功夫我们也会继续做,包括土地共享先导计划等,我们也会继续做。如果要详细回答你的提问,答案会拉得很长,但简单而言,个别发展商捐出一些土地或长期以低价租出土地,从政府角度而言,我们觉得是好事,特别是支持非政府机构作一些社会需要的用途,但我看不到这对政府造地的工作有大的影响,我们仍然会努力去做。
 
记者:你认为现时的社会气氛会否影响地产商之后的投标意欲和地价?
 
发展局局长:我不会揣测太多。未来的商业用地方面,高铁站上盖用地近300万呎,是一幅非常大的商业用地,现正招标,稍后我们会知道结果,这幅地的条件很好。至于香港的整体经济,如果你有留意财政司司长最近接受访问指都是转弱的,如果第三季继续有负增长情况,技术上便会进入衰退,当然,对地产商如何看后市是有影响的。但在政府来说,我们仍会努力持续推出土地。刚才我说,我们每一次推出土地时,在截标当日早上会因应最新的市价和市况订出底价,我们会持续这样做。
 
记者:是否明年第一季会接受土地共享先导计划的申请?现时最新的时间表和构思为何?
 
发展局局长:不好意思要等一等,因为房屋土地相关事宜,行政长官在本星期二也说过,她在《施政报告》会作出论述。很快会有公布,或许要等一等。但在时间方面,我们是清晰的。我们较原来计划迟了两至三个月,希望下年第一季可以接受申请。我们本来说今年年中前可以接受申请,因此相差两至三个月,但详情需要给予一些耐性等一等。
 
记者:高铁上盖的地皮十一月才会截标,当时你们的估值是过千亿,现时加上社会事件的影响,会否重新评估估值?你认为流标的机会是否大?
 
发展局局长:不要介意我指出,我们是没有估值的,因此你引述的估值,我不相信是政府的估值,相信这是市场的估值。一般而言,我不会评论市场的估值。就政府而言,到截标当天的上午,地政总署的专家会就当时的市价和市况作出评估去订出底价。
 
记者:首三个季度土地供应达到全年目标的六成多,港铁的项目已推出,第四季港铁也未必有项目可以推出,第四季的土地来源为何?有没有信心可以达到全年目标?另外想问启德跑道区的商业用地,其实在九个月内两次“流标”和一次“挞订”,你们觉得跑道区商业地有没有什么原因一直不能卖出,馀下的几幅土地有没有想过是继续用作商业酒店用途,还是有其他想法?
 
发展局局长:其实如果你看启德跑道区的土地,也有商业用地成功卖出。今年我们早前成功售出两幅土地都是住宅用地。在商业用地方面,市场会不会对经济前景等比较敏感,我们会再看一看。在这刻我们没有打算将刚刚“流标”的商业酒店用地转为其他用途,因为转变土地用途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如果我们真的有想法,考虑将土地用作其他用途,也需要做研究和重新作规划,这样可能需时约一年多至两年的时间。在政府角度来说,我们提出这幅土地用作酒店商业用地前,是经过规划和很审慎的考量,但当然可能市场的变化有时候很快。我们觉得现时应该稳定地处理,因此我们在适当时间再推出土地时也会是作商业酒店用途。
 
记者:你对达标的信心如何?
 
发展局局长:我们在年头说过,港铁会出售的土地,就只有包括日出康城12期的两幅。因此,接下来第四季的主要土地来源,就是一些政府本身推出来卖的土地,或者是透过市场本身,无论是市场自己发展或重建的项目。在这阶段来说,现时我们已很接近七成达标,如果你对比去年第三季,我们仍未达到这百分比,所以相对来说,我仍是有信心全年来看是有机会达标的。
 
记者:捐出的农地会否用以兴建公屋?
 
发展局局长:这方面要具体讨论。我多谢你的问题,容许我在此作点解说。如果发展商愿意捐出土地,譬如捐给“要有光”,相信“要有光”没有能力兴建高密度公营房屋。我了解运房局曾与“要有光”联络,而他们表示考虑用作过渡性房屋。
 
土地业权谁属和土地适合作甚么用途要分开来看。如果土地归还予政府,就是政府土地。土地是否适合作刚才你提到的,即高密度公营房屋,其实是规划主导的,主导权在政府。规划署会检视香港不同的土地,这是一直在进行的,我们之前说,由二○一三年开始至今,我们找到差不多210幅土地,可以为我们提供超过31万个单位,就是这个概念。规划署经过考虑后,发觉有些土地适合作高密度公营房屋,而有些土地适合作私人房屋。大家亦知道,目前我们提供房屋土地的比重已更改,由百分之六十比四十,即六成公屋四成私楼,转为七十比三十,即七成公屋三成私楼。所以那是两个概念。就不同土地,无论现时属于私人或是政府的土地,究竟是否适合作公营房屋,我们会努力持续做,如果看到土地适合作公营房屋,在公共目的确立后,即使没有捐地给政府,其实目前我们的做法都是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土地的。

2019年9月2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1时27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