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二题:善用政府拥有的古迹发展旅游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姚柏良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甯汉豪的答复:

问题︰

  有意见指出,香港有1 444幢已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级的历史建筑,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但现时不少政府拥有的古迹未被善用,部分更被围封。以位于高街的旧精神病院立面为例,该古迹属于早期巴洛克式地标建筑,宽阔的拱形游廊和下方的粗琢花岗石块极具特色,但却被锁上。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在已获评级的历史建筑中,有多少属于政府拥有,以及当中有多少可开放予公众参观;政府是基于甚么准则,决定将该等历史建筑开放予公众参观;

(二)立面的游廊不开放予公众参观的原因为何;当局会否考虑开放该游廊,令其成为中西区的另一「打卡」地标;及

(三)除了现行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外,当局有否计划从旅游发展价值的角度,全面审视政府拥有的古迹的旅游潜力,以开放更多具观赏和历史价值并且交通便捷和方便管理的古迹予公众参观,从而推动香港的古迹文化历史旅游;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复:

主席:

  有关发展古迹旅游的工作涉及旅游政策与历史建筑的使用及推广等范畴,在谘询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和其他相关的部门后,现对问题的三个部分回复如下:

(一)截至二○二三年六月,共有276项政府拥有的建筑获评为一级、二级或三级历史建筑,而政府拥有的法定古迹则有70项。

  在这340多项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当中,共有超过200项已经因应实际情况,透过合适的安排开放让公众参观。其中包括博物馆和展览空间,以及发展局「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下由非牟利机构营运的场地。

  部分对外开放的则用作政府部门办公用途,例如尖沙咀前九龙英童学校现作为古物古迹办事处办公室、前山顶学校现作为山顶消防局、尖沙咀香港天文台现作天文台总部等,这些设施在提供办公场所和开放参观之间取得平衡,透过特定的安排,例如预约或开放日等让公众入内参观。

  另外,许多历史建筑包括军事遗址如炮台等位于郊野公园及郊区,大部分并不涉及可供使用的处所,但公众可到达并自由观赏,除非基于建筑结构或公众安全等考虑需作围封。

  余下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未有对外开放,当中有些是基于保安及私隐等考虑,例如中西区的青洲灯塔有海事安保考虑、大埔瞭望台现出租作私人住宅用途、观塘前皇家空军基地(启德)总部大楼现为家庭危机支援中心等。

  我们会继续鼓励各政府部门尽可能让公众可以参观属它们管理的历史建筑,过程中发展局会从文物保育角度提供适当支援。对于未能对外开放的,我们会继续与相关政府部门探讨设置历史资讯牌,让公众了解其历史背景及文物价值。

(二)位于高街二号的旧精神病院,于二○○一年改建为西营盘社区综合大楼,由中西区民政事务处(民政处)负责日常管理。

  旧精神病院的花岗石立面,正如议员所说,包括拱形游廊和下方的花岗石块,在改建工程中得以保留,并于二○一五年被列为法定古迹。一直以来,团体可申请于游廊进行外景拍摄。游廊现正进行保养工程,中西区民政处计划于九月初完成工程后开放立面及游廊供市民入内观赏。

(三)旅游事务署一直在不同地区推展富有历史及古迹元素的旅游项目,当中包括孙中山史迹径,以「古今、艺术」为主题,引领旅客漫游十六个史迹点;在二○一九至二○二一年于西贡盐田梓举办「盐田梓艺术节」,为参加者带来集艺术、文化、古迹及绿色元素于一身的旅游体验,并在二○二二至二○二四年推出「西贡海艺术节」,将活动范围逐步扩展至滘西洲和粮船湾等;另外,署方亦推展「城市景昔」项目,利用扩增实境和多媒体技术,重现不同地标的历史全景图像,让旅客透过智能手机了解其历史面貌和当时的社区文化;旅游事务署亦联同渔农自然护理署陆续为郊野公园内多条热门及具旅游潜力的行山径完善旅游配套,以加强其作为古迹及绿色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当中包括一些抗战历史遗迹,例如松林砲台历史径和城门战地遗迹径。

  与业界协作方面,旅游事务署在二○二二年十月推出承担额达六亿元的「文化古迹本地游鼓励计划」,鼓励本地旅行社开发和推出更多具备有关元素的旅游路线和产品,包括到访历史建筑。

  推广宣传方面,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一直透过不同途径,向旅客推介活化历史建筑物,如网站、社交平台及旅客服务中心等,以及介绍不同地区的漫步游路线,当中包括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

  此外,旅发局的「香港.大城小区」项目,展现区内地道文化、特色及历史等,增添香港的旅游吸引力。旅发局会延续「大城小区」推广,并为原有项目注入新元素,以地道文化吸引旅客。
 

2023年6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10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