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今日(十二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更新《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及增加社区设施以优化生活环境”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议员今天就如何更好地规划和提供各项社区设施和服务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正如我今早在开场发言时强调,政府各相关政策局及部门会因应其负责的政策范畴及发展需要,适时制定、检讨及更新相关的《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划标准》),大原则是“以人为本”。在过程中相关政策局和部门自然会考虑收到的意见,有时亦会展开顾问研究,因此指控《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修订时没有进行谘询是不公道的。至于个别设施和服务的实施及推进时间,须视乎相关政策局/部门的资源运用优次,以及个别项目在工务工程计划内的优次。一般而言,政府需要考虑当区人口、现有设施供应和使用率等因素,订立实施项目的优次。依照过往的经验来看,往往这些项目在实施的时间上未必能符合议员或当区市民的期望。郭伟强议员在刚才发言提到一些闲置用地,他所举出的数个例子其实不是闲置用地,该些用地已定了用途,只不过相关部门在落实用途时,可能在资源的配合上跟不上,所以出现时间上的一个大落差。
主席,就议员所关注的问题,其实涉及不同政策局的范畴。我现在尝试综合回应其中的数个重点,未能在我的回应中所复盖的,我会在会后把各位的意见转达给相关的政策局和部门,作进一步的跟进和考虑。
(一)公众街市
有多位议员都非常关心公众街市这个议题,而早前立法会亦有就此进行讨论。现时《规划标准》建议在规划公众街市时,除考虑有关地区人口外,亦应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包括人口组合、社区需要、附近公私营街市设施及新鲜粮食零售店的数目等。就此,刚才邝俊宇议员提及不知为何有此改变,但如果邝议员翻查纪录就能了解,这是审计报告提出批评后经调整的方案。政府明白,领展和私营机构营办的街市存在不理想和不稳定因素,我们认为在情况许可下应适当地加强公众街市设施,包括兴建新街市及提升现有街市。
食物及卫生局现时的构思是寻找合适的策略性选址,条件包括邻近铁路站和公共运输交汇处,以及面积较大的用地,用以发展成为跨区的“龙头街市”。在未来十年,东涌新市镇扩展区及洪水桥新发展区是两个最具规模的新发展区,现时政府在这两个地区分别物色合适的地点,以兴建新的公众街市。政府期望两个新位于策略位置的公众街市,可发展成为跨区的“龙头街市”,即服务范围不单涵盖东涌新市镇扩展区及洪水桥,亦可辐射至整个东涌及天水围地区。
(二)社福设施
在社福设施方面,政府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增加相关设施的供应。社会福利署(社署)会联同其他相关部门,从公营房屋发展、私人发展项目、空置公共房屋单位及空置校舍中物色合适地点,以增加资助服务的供应。
就公营房屋发展而言,根据现行机制,规划署或房屋署会就具潜质作公营房屋发展的新发展区或用地,与包括社署在内的相关各部门及机构商议,以及谘询相关区议会的意见,从而在有关房屋项目中,就社区设施的供应作出规划。
至于私人发展项目,规划署会因应社署提出的要求协助物色合适的用地或项目,在规划及技术可行并且有实质需要的情况下,通过在合适的政府拟售土地或铁路物业发展项目中,加入适当的要求以提供政府、机构或社区设施,当中包括福利设施所需的楼面。现行机制具灵活性,亦能有效回应社会上对各类设施的不同需求,并善用珍贵的土地资源。
此外,社署亦会积极物色空置的公屋单位及空置校舍改作福利设施,例子包括把屯门小榄医院旧址及观塘启能庇护工场及宿舍旧址重建为综合康复服务大楼,以及把三间空置校舍,即屯门良景邨前基良小学、大埔富善邨前基正小学及西贡蚝涌前西贡中心小学,改为综合福利服务大楼等。
我们知道市民亦特别关注香港人口日渐老龄化的大趋势,正进行公众参与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香港2030+》)亦就此有不少着墨。为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挑战,政府已于二○一四年宣布委托安老事务委员会(安委会)筹划“安老服务计划方案”(“计划方案”),以加强安老服务的中长远规划。
安委会的其中一项初步建议是加强安老服务的前瞻性规划,令资助服务的供应能应付长者对长期护理服务未来需求的增长。报告建议除了应加紧物色合适地点来提供安老服务设施外,亦应重新在《规划标准》为不同长者服务设施订定按人口数目厘定的规划比率。安委会目前正就“计划方案”的框架和初步建议进行公众参与活动至本年年底。在谘询公众意见后,安委会将会为“计划方案”的框架和建议定稿。如一切顺利,预期安委会将在明年第二季就“计划方案”向政府提交报告。
(三)交通配套设施
政府的运输政策是以公共交通为本,尽量鼓励市民不靠私家车出行。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政府提供泊车位的政策是优先考虑及配合商用车辆的泊车需求。商用车辆,特别是货车及旅游巴士,负责客货运输,在日常运作中对泊车位有实质的需求,在物流业、旅游业以至整体经济方面担当重要角色。至于私家车,政府会在整体发展容许之下提供适量的泊车位,同时不致诱使原本准备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转用私家车而令附近道路挤塞。
过去五年,领牌私家车的数目按年增长约5%。若私家车数目持续增长,政府不可能不断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供私家车泊车位以配合,此举亦会间接鼓励市民购买私家车。就此,运输署一直有留意全港泊车位的供求情况,并已展开泊车政策及标准检讨研究的前期筹备工作。有关检讨会优先考虑及配合各区的商用车辆的泊车需求,并会因应日后的检讨结果研究改善措施,包括更新《规划标准》。
近年私家车车辆数目增长快速,远高于人口及住户的增长,除了对交通及环境尤其是空气质素带来影响外,亦对道路及停车场的需求构成压力,这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因此,香港的长远规划方向着重如何有效地管理未来的交通运输需求,并善用现有及新建交通基建的剩馀承载量。透过《香港2030+》建议的“概念性空间框架”,我们希望能有助实现一个更加平衡的“居所与职位地点分布”,一方面能减少长程跨区上下班的出行交通,特别是往来新界区和都会区间的出行活动,从而减轻对运输系统的负担;另一方面亦能有效地利用繁忙时段内,在非繁忙交通方向所剩馀的承载容量。
(四)工商业用地和设施
在工商业用地和设施方面,政府会继续各项增加供应措施,包括将核心商业区内合适的政府物业和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改作商业用途;起动九龙东为第二个核心商业区;以及在各项中长期土地发展的规划中,包括各新发展区和新市镇扩展,预留土地为工商业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更多空间。这些措施相信大家已经十分熟悉,我在此不赘,但我想以电影院为例,简介政府在增加工商业设施方面的最新工作。
我们明白市民对到戏院看电影以作消闲娱乐的需要,亦希望推动香港电影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已采取了一系列短、中和长期的措施以增加戏院数目。短期而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商经局)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建筑署以试验性质,合作展开一项工程计划,在北区大会堂的演奏厅加设电影放映设施及进行相关提升工程,以方便居民入场观赏电影。有关设施将于明日(十二月九日)启用。商经局会根据这项试验计划的经验,探讨应否及如何在其他地区的合适政府场地增设或提升电影放映设施。
中长期而言,商经局正与相关政策局和部门研究,考虑通过卖地的地契条款,要求发展商在合适的发展项目中加入电影院。商经局亦与有关各方紧密联系,探讨在重点文化及娱乐发展区域预留空间发展电影院的可行性,以实现电影院与区内文娱设施间的协同效应。
在这里我顺带回应张华峰议员对于中环街市用地的评论。中环街市这座历史建筑是“保育中环”几个项目之一,由市区重建局推展。过去几年虽然经过一些波折,但仍然在推展之中,目前进度良好。
(五)其他设施和服务
议员提及的其他设施和服务众多,我不能够在此逐一回应,例如在医疗服务方面,政府已预留2,000亿元以推行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康乐设施方面,由二○一一年至今年十一月初,政府已完成相关建设及提升工程共21项,工程预算费用一共124亿元;学校用地方面,教育局会参考学龄人口推算,并且考虑现时各级学生的实际人数等因素以进行规划。就许智峯议员对幼稚园学额的意见,我想报告一下。教育局正以提供幼稚园学额作为长远目标检讨幼稚园学额的规划标准,将学额由现时每1 000名三岁至六岁的小朋友,设250个全日制学额和730个半日制学额,按需要修订到全日制及半日制学额各500个,以应付殷切的需求及支援在职的家长。
事实上,要如何更好地优化各项设施和服务的规划和供应,正如我在开首所说,需要各持份者和相关政策局和部门继续深入讨论。
(六)长远规划
主席,有数位议员质疑长远规划的需要。就此,我也想说几句。首先,《香港2030+》作为策略性的规划,当然不会就《规划标准》的每一个标准进行检讨,因为有关检讨工作是持续进行的,而策略性规划是要就香港土地及空间规划和发展的大方向提出建议,避免我们重蹈复辙,出现过去数年土地供应严重不足造成楼价飙升,窒碍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再次出现。
与此同时,《香港2030+》亦提出政府就各个规划大课题的适时回应,例如我们提出了“行人友善”、“长者友善”的策略性方针;建议增加人均休憩用地和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的规划目标;勾画出提升宜居度和提升环境容量的规划愿景,亦指出住宅单位长远来说需要采纳通用设计以照顾长者的需要。
此外,正如我早前在此回复容海恩议员的有关口头质询时指出,相关部门在筹划和推展社区设施时,一直依循地尽其用的原则。若政策局和部门提出需要预留土地或空间兴建社区设施或提供服务,规划署及政府产业署会在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包括土地用途、周边环境、规划参数等后,预留合适土地及处所,在合适的情况下尽量以综合形式集中设置各类配套的设施和服务,务求善用土地,并方便市民前往。我们会继续按照这个地尽其用的原则,在长远规划时尽量以综合形式提供社区设施和服务,甚至考虑将部分合适设施设于私人发展项目,以进一步腾出更多空间作其他发展,又或是保留这些空间用地用作休憩用地,让地区,特别是建筑物密集的现有市区,长远来说有更好的周遭环境。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开发土地与环境保育从不抵触,更可齐头并进。《香港2030+》倡议在创造发展容量的同时,积极提升环境容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确保发展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亦要考虑如何善用香港丰富的“蓝绿资源”。有见及此,我们建议为香港制定概念性环境保护及自然保育规划框架。我们会从促进生物多样性及改善环境两方面着手,借此积极地创造、提升环境容量,并令现有的容量得以再生,例如我们建议保护具高生态价值的地点、推动环保运输基建以及转废为能等。我们亦建议改善郊野公园的设施及与市区的连接,从而方便并鼓励更多市民多欣赏自然环境。此外,《香港2030+》建议加强市区绿化,包括设立/改善旗舰公园、推行都市森林策略及管理计划,研究引入“绿化指数”等。
《香港2030+》的各项建议,我们会在公众参与完成后进一步检讨和优化。有关具体建议能否成功落实,特别是如何可以将更好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纳入《规划标准》,需要相关政策局和部门通力合作,特别是当中不少建议涉及不同政策范畴,需要进一步研究有关措施的具体细节和所需资源等。
更重要的是,在《香港2030+》的整个研究过程中,规划署谘询了各个政策局和部门就不同土地用途的需求,估算出长远来说香港尚欠约1 200公顷的土地,而当中的700公顷,正正是今日各位议员和地区人士希望可以多提供、快落实的休憩用地和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有土地、有空间,我们才可考虑如何更好更快地提供市民所需的不同设施和服务。未能适时提供土地空间,要让市民有一个配套完善的宜居社区只是空谈。一方面要增加房屋供应,增加学校社区设施的提供;另一方面要力阻我们在增加土地供应的工作,甚至指香港有大量的土地,并不缺地,这说法是伪善的。在此我呼吁各位议员支持我们在短、中、长期各方面土地供应的工作,急市民所急。
主席,刚才在各位议员的发言中,还有数点我想回应一下。第一,是对于城市规划委员会(城规会)的批评。梁耀忠议员、罗冠聪议员和好几位议员提到城规会的组成、运作和决策,指控其缺乏透明度,甚至黑箱作业,更指控涉及利益冲突。我必须严正指出,这些指控是不公的,也是罔顾事实的。城规会是《城市规划条例》下组成的独立法定机构,其运作受相关条例规管。除官方成员外,城规会目前的约30位来自各个界别的非官方委员,在各自的行业有一定的地位和能力。他们愿意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神,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出席会议,审议各项法定图则和规划申请,期间这些程序都有法例列明,是公开和透明的,我在开场发言时已说明其中一些程序,在此便不再重复。但我可以说,在众多的谘询委员会中,城规会的职责、工作量和对外的透明度和开放程度可说是数一数二。这约30位非官方委员分别来自建筑、工程、规划、大专学术界、法律、医疗、商界、环保,可说是多方面的,并非如一些议员所指,倾侧于地产发展。我希望议员和社会人士不要因城规会的个别决定不合心意、不符自己的期望和诉求,就随意抹杀城规会的工作,甚至诋毁城规会委员。事实上,政府过往的土地用途改划建议,被城规会否决的先例也有不少。
主席,第二点是关于规划标准与准则。刚才谢伟俊议员问我《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地位是如何。主席,这是一本手册,列出政府厘定各类土地用途、设施的规模、位置、地盘规定的准则。手册适用于研究、拟备或修订规划图则及发展管制的决定。目的是提供基本指引,确保规划过程中政府可保留足够的土地进行社会及经济发展,以及提供合适的公众设施配合市民需要。这是一套规划的工具,亦是一套规管发展的工具。除了发展之外,当中亦就环境规划、保育自然景观及生境、保存文化遗产及市景提供指引,从而提高香港市民的生活质素。纵然这不是一个法定守则,特区政府会尽量跟从。
主席,准则是死的,规划是活的。土地楼房是几十年不变的,但居民和服务的需求随时间转变而改变,所以我们要应对人口老化、社会需要。与其死板地订立准则,甚至如某些议员提出将此变成法定要求,我们认为应该要做的是更要“以人为本”去规划社区提供的服务,以更加灵活变通的方式去规划土地空间的利用,令土地空间不会成为提供服务的障碍。今天,很多议员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议,如“一地多用”,将不同的设施放在同一用地。我们会在未来积极考虑能否更灵活提供社区设施空间,包括在私人发展中加入社区设施。
主席,第三点我想回应的是议员们提到的一些落实规划意图的工作。不少议员提到过往新市镇,例如沙田的规划和落实时的做法,有值得参考的地方。我想指出一点,就是过往政府有一个拓展署,负责统筹新市镇各项工程和设施的落实,包括各项社区设施的兴建及提供的时间表。我们现时有起动九龙东办事处和启德办事处,专责统筹九龙东的转型和启德发展区的落实。我们提议成立可持续大屿办事处,正正是针对这些大型规划项目的统筹和落实,希望能够有一个专责的跨专业团队,令这些大型发展项目能更加以人为本,在规划和落实工作时更有效率、服务好市民,令到一些好像刚才郭伟强议员提出的,“晒了太阳”很久但仍未能落实的一些设施能够通过这个方法更及时地落实。
主席,第四点我想回应的是关于陈克勤议员所提出的观点,我觉得很有见地,就是提供设施究竟应是滞后还是超前。可以这样说,以往不管是交通基建还是社区设施,都是在推动相关新发展区或新市镇项目时,交给不同部门去落实。由于每个部门执行项目的优次排序有所不同,在内部争取资源时,排序有时未完全一致,以致部分设施和原本在当区谘询时所提出的时间,有比较大的落后。举例来说,有不少新发展地方,人已经搬进去,但公园和其他地方仍未做好。当区居民的不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也接受这方面的批评。因此,陈议员刚才说,我们可否用超前的想法进行工作,这也是我们在《香港2030+》提出来的,希望“以愿景带动”来推动,尤其是交通基建,不会像以前一样,待居民逐步搬入到某个阶段,计数之后觉得需求存在,才筹划和兴建,这样中间的落差时间会较长,对于先迁入的居民相当痛苦。因此,我们在《香港2030+》提出,日后应用“以愿景带动,以增加容量”为指导,提前做好规划和研究的配套工作,甚至实施的时间可以提前一点,这样很多地区矛盾可因而化解。当然,这对于政策局来说,在做法上、在思维上跟过往颇为不同。在未来的日子里,当我们做完《香港2030+》的公众活动参与之后,要推动落实执行时,这是我们要面对的。我们也在建议中提到,日后如真的要这样做,很可能要在政府内部成立一个更高层的,不是由局长领导,而是一个由更高层领导的一个跨局、跨部门架构,才能统筹协调,并在资源上获得配套。
主席,我亦想在这里简单扼要回应,并在纪绿中反映,对于有部分议员指香港出现“官商乡黑”勾结的情况,我觉得这些指控是毫无根据的。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证据,欢迎拿出来。我很希望大家不要再纠缠于这些口号以转移视线,甚至拖慢我们土地供应的工作。我同意我们的工作有不足之处,有检讨的空间,但对我们和公务员同事公道一点,在工作过程中,尽管有不理想的地方,但指控出现“官商乡黑”勾结的情况,是远远脱离事实。
主席,最后我有感而发想再多说一点,我的工作经常要接待海外来港考察和访问人士,亦时常要就规划工作到外地进行交流。事实上香港是一个高密度发展城市,我们别无选择,因为香港只得1 100平方公里的地方,山多人多。我们已开发的土地只有百分之二十几,人口却有720万,在已发展用地上,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概约27 700。全世界大城市排名中,人口密度排名高于香港的只有印度孟买和孟加拉达卡。这当中有其历史原因。要将一个高密度城市转变成一个低密度城市是不可能的,但同时我绝对不接受刚才郑松泰议员所说,我们这个高密度城市如果要达到宜居,必须将标准扭曲。绝无此事,亦绝对不会。
虽然我们人口多,已发展用地少,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但相对比较集中。一直以来,我们是以混合、集约土地用途及公共运输为主的规划模式发展。目前来说,我们的交通运输有九成是公共交通,其中四成以上是轨道交通,即铁路。在地铁站500米范围内,大概复盖我们居住人口的45%,就业机会的75%。二○一四年公布了铁路发展策略,在兴建七条铁路延线后,至二○三○年代中期前,我们在铁路站500米范围内复盖的人口是75%,复盖的就业机会是85%,所以是相当方便的。在这地方,虽然我们每人居住的地方很挤迫,但在《香港2030+》中我们亦提出愿景。我们知道要增加每人居住的呎数并不容易,因为贵,但我们会努力。所以我们建议在公共空间、社区配套设施各方面的规划,刚才我已说过,一个提升至2.5平方米;一个提升至3.5平方米。我们这地方如此小,但城乡郊野共融,除了刚才所说在500米范围内的复盖外,我们是相对较容易到达海边和郊野公园,令大家在紧张生活之馀,在如此挤迫的环境下,若有需要可较容易到达郊野舒畅一下。因此,很多由外国来港考察我们规划事宜的人士,都认为香港作为一个高密度发展的城市,而又可做到宜居,是有很大的空间作为世界上其他城市的参考。
我们的工作尽管未能完全符合大家的期望,但我亦希望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令到骤耳听下去香港好像是一个非常黑暗和非常绝望的社会,我觉得这样做是不负责任,亦对我们的社会无益。
刚才梁国雄议员提到我们的海滨,提到他去示威的时候不能走出海滨。当然他有没有申请我也不知道,但他刚才的说法,我觉得是在不必要地挑动社会上的一些矛盾。
各位,我们在中环海滨所举办的节目,其中有一个是美酒佳肴的活动,参与的很多都是中产市民,这些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去。在那儿办星夜之下的交响乐(表演),是免费入场的。其实在星期六和星期日,若你走到添马公园,会看到很多人一家大小地在那儿铺一张布在野餐。这是为大家而设的空间,绝对不是有钱人才可以享用。而且我们日后发展中环海滨的时候,亦会承接着之前多阶段的公众参与,其重点并非商业发展,而是有一个很容易让市民到达的地方,让他们带同家人在那儿进行各适其适的活动,而且也不需要很多花费,便可以有一个很好的下午或晚上。多谢主席。
完
2016年12月8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0时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