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止係供水咁簡單!」

一提起水務署,大家自然會想起水。在香港,無論是飲用水或沖廁用水,均先由水務署處理,然後才供應給用戶。在水的處理和輸送過程中均需要能源,水務署無可避免地成為用電量最多的政府部門。因此,水務署在節能方面亦一直不遺餘力。現時使用海水沖廁亦是一項節能的環保措施,因為除節約食水外,供應海水的用電量比供應食水為低。

水務署自五十多年前開始使用海水作沖廁用途,至今已設有21座沿岸海水抽水站,並通過海水供應網絡,把海水直接輸送至用戶。目前,海水供應網絡已覆蓋大約八成本港人口,每年節省2億7 000萬立方米食水。上月「新界西北區海水供水系統」正式啟用,在其全面運作後,供水範圍覆蓋屯門東、元朗及天水圍,約70萬名居民可用海水沖廁,每年可進一步節省約2 000萬立方米食水。

不過,推行海水沖廁在實際運作上也必須留意一些細節,才能節能兼提升運作效率,並節省部門人手。

例如,海水流入海水抽水站前須經過進水口的隔濾網,把雜物隔除,避免輸水管道和水泵受到破壞。但這些隔濾網亦是海藻和貝殼類等細小海洋生物的溫床,容易因滋生海洋生物而出現堵塞,增加海水通過時的阻力,令抽水效率下降,耗能增加。署方同事一直致力探討有效的解決方法,後來同事從草地經常遭踐踏時,青草便難以生長這觀察中得到啟發。依據這個概念,經過不斷測試,終於研發了「海浪推動刷網裝置」,利用海浪的力量和潮汐漲退推動鋼絲刷,每日24小時不停上下洗刷隔濾網,有效阻止了海洋生物的滋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造上文提到的「新界西北區海水供水系統」時,署方在樂安排海水抽水站內安裝了一套智能水泵控制系統,根據海水配水庫的水位高度、潮汐、電力收費模式及供水需求等實時資料,利用遺傳基因運算法(一種模擬生物界的進化規律而演化出來的優選方法,可用較短的運算時間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進行分析,計算出效率最高的水泵運行組合,從而自動執行水泵的開關,節省能源。

還有另一項由署方參與研發的設施是「內聯閉式水力發電系統」,此系統利用水管內的剩餘水壓,為監察地下水管和水壓管理等設備提供方便廉宜的電源,以取代使用電池,大大增加了數據傳輸的頻率,從而提升智能水管網絡的監控功能及供水服務質素。

為進一步提升能源管理的水平,署方去年初開始全面推行國際標準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並以整個水務署去做認證,包括總部、機電工場、5個辦公室和140多個水務設施。為確保認證過程順利,署方優化了部門的能源政策和目標、編制了能源管理手冊、完善持續監察、檢討及改善的機制、並為450名前線管理人員提供培訓,使同事能更積極參與和融入能源管理文化。經過多個月的努力,署方去年底成功取得認證,成為本港首個取得該認證的政府部門。

見微知著,水務署同事力求創新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值得嘉許。

2015年4月19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