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建造成本近年一直維持在高水平,成為社會關心的議題之一。我們的研究顯示,過去幾年,香港的建造成本上升了超過五成,更有國際報告指出,香港建造成本已貼近倫敦和紐約水平,位列全球前三高。有見及此,行政長官和財政司司長均指示發展局成立一個專責辦公室,以加強統籌和管理好各項工務工程的成本控制,確保公帑運用得宜。 上星期二,我們到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交代了有關成立專責辦公室的建議,聽取了議員的意見。最近,亦有一些建造業相關界別的朋友提出了一些關注。就此,讓我為大家再稍作說明。 專責辦公室是一支跨專業的團隊,主要由工程師、建築師和工料測量師等組成,工作目標主要是以項目倡議人以外的新視角,審視項目由設計至招標階段等前期工作,並提出各種有助減省一些不必要成本的可行建議,供項目倡議人及相關工務部門考慮和採納。至於項目推展時的工程進度監督和開支監察工作,將按現時的機制,繼續由各相關工務部門內的專業人員及顧問團隊負責。 就項目的設計而言,我們會要求相關部門以實而不華的原則,盡量減少非必要的花巧要求。對於一些建築界朋友憂慮這種要求會「扼殺創意」,我認為大家可不必過慮。事實上,簡約的設計跟美感、創意從來並沒矛盾,相信大家都看過一些時尚的室內設計,即使是設計簡約,都可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相反,富麗堂皇的東西也不一定就代表漂亮。再看一些實在的例子,由建築署負責的和合石橋頭路靈灰安置所及紀念花園、啟德工業貿易大樓及起動九龍東辦公室,均曾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不同獎項。這些項目正好展示了「實而不華」、「可建性」設計和「創意」是可以兼容並存,它們既能以相對低的造價完成,又能獲得公眾及相關業界認同。又例如,樓宇內部設計可多採用天然光及通風,減少對機電設施的需求,既可有助控制成本,亦可推動綠色建築。 此外,我們計劃在幾類主要的政府新建樓宇,例如學校、辦公大樓、政府人員宿舍等,訂立成本指標。有關指標將以「切合實際需要」(fit for purpose) 為原則,並參考過去同類型項目的造價、最新的建築標準和要求以及巿場情況,從而計算出這些樓宇分別大約的指標建築成本。我們會要求相關的工務部門,在項目設計階段便參考這套指標,從而訂出符合成本指標範圍內的設計。若然工務部門有充分理據,認為有關指標不適用於個別工程項目,我們會有機制按實際情況適當處理。另者,一些具地標性意義的建築,也可不受此限。 與此同時,我們會繼續加強建築師、工程師及承建商之間的協調,推廣「設計可施工性」的良好作業守則,並繼續鼓勵以3S的概念,即標準化(Standardization)、簡單化(Simplification)和單一綜合元件(Single integrated element)優化工程設計,方便預製組件的使用,提高施工效率,同時紓緩對建造業人手的需求。我們將與大學合作,參考一些海外經驗,如新加坡、美國、澳洲等,制定適合在香港實施的標準。 我們亦會致力推動以伙伴合作的方式 (NEC:「新工程合約」模式)推行工務工程合約,以提升工程合約的管理效率和成本效益。 其中「新工程合約」的「目標價合約形式」設有分擔超支和攤分節省工程費用的機制,由僱主及承建商共同分擔和攤分實際工程費用與「最終目標價格」的差額,目的是令合約雙方有共同目標,致力以較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和較短時間內完成工程。這個機制也提供誘因鼓勵承建商提出替代方案,更配合建造施工的需要及減低工程成本。 在分擔超支方面,政府的承擔部分亦會封頂。 成立專責辦公室的建議,將有助我們以更有系統、更全面的方法統籌控制工程成本的工作,讓我們日後的工務工程能同時兼顧實用、創意、美感和有效運用公帑,為整個社會帶來裨益,希望大家都能支持我們這方面的工作。
|
|
2016年3月20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