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初,颱風妮妲來勢洶洶,襲港期間共錄得三宗水浸報告、一宗山泥傾瀉報告,及約四百宗塌樹報告,值得欣慰的是沒為本港造成嚴重破壞及人命傷亡。讓我感謝當值的部門前線同事在颱風期間緊守崗位,盡心盡力服務巿民。
這次颱風未有對本港造成太大的破壞,除了跟風力、降雨量、颱風登陸位置等因素有關外,政府多個工務部門多年來努力不懈做好各項抵禦災害的基建,以及每年在雨季前做好準備,也讓香港有一定的韌力抵禦暴風雨可能帶來的災害。
事實上,一個城巿抵抗自然災害的韌度,就有如人體的免疫力。當健康的時候,我們未必察覺到自己體內的免疫系統,可能已幫助我們抵禦了不少病菌,讓我們不致於發病。在本港,多年來我們在防洪基建、斜坡安全和樹木管理上默默做了大量工作,雖然公眾未必會注意到,但這些工作確實有助我們於過去多年大致安然地度過一場又一場的暴風雨。過去數十年,因為惡劣天氣造成的嚴重事故和人命傷亡數字持續減少,近年亦保持在相當低水平。若我們環顧世界各地以至一些周邊地區,往往會看到惡劣天氣可以造成的嚴重傷害,這也提醒我們一個城巿的「抗災力」並不是必然的,必須未雨綢繆。讓我在此簡介相關工務部門在紓減災害上的工作,以至應對未來氣候變化的準備。
防洪工程 過去廿多年,渠務署合共完成了超過100公里的河道治理工程及27個鄉村防洪計劃,大大減低了新界鄉郊地區的水浸風險。至於一些較舊的市區,由於路面非常繁忙,要提升區內現有的舊標準排水系統並不容易,因此我們採用較創新的截流和蓄洪方案,在荃灣、荔枝角、啟德和港島西建造了4條直徑約四至七米、合共長約廿一公里的雨水排放隧道,及在大坑東、上環和跑馬地建造了3個容量合共近17萬立方米(相等約68個標準泳池)的地下蓄洪池,解決了多個舊區的水浸問題。這些工程提升了香港整體的防洪能力,保障市民安全。此外,參考近年國際趨勢,我們正積極推動「海綿城巿」的理念,透過促進滲透,利用透水路面,仿傚天然環境,減少地面徑流;利用蓄洪湖泊(例如於安達臣道擬建的蓄洪湖)、河畔公園等設施達到蓄洪和滯洪的效果,在暴雨期間將部分雨水儲存,減低高峰流量,從而紓緩水浸問題。
斜坡安全 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透過完善的斜坡安全系統,以多方面策略降低我們面對的山泥傾瀉風險,成功地把香港整體的人造斜坡山泥傾瀉風險大幅降低至相當於1977年風險水平的25%,符合國際認可的最佳風險管理水平。自2010年,處方推行「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以風險為本的策略,每年有系統地處理150個政府人造斜坡,同時緩減30個天然山坡的山泥傾瀉風險。然而,即使我們已把山泥傾瀉風險降至合理可行的低水平,仍不可能做到「零風險」,若加上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的影響,大量山泥傾瀉的情況仍有可能出現。因此,我們近年已推出多項措施,加強針對極端天氣的應急準備,同時透過公眾教育及發放信息,加強公眾認識在極端天氣下可能發生的山泥傾瀉風險,提高社區的避險和抗災應變能力。
樹木管理 政府採用「綜合管理方式」來管理政府土地上的樹木。有關的部門會參照樹木管理辦事處所制定的相關政策及指引,恆常巡查其轄下所護養的樹木。於每年風雨季來臨前,亦會為其負責範圍內高人流或高車流地點的樹木進行風險評估檢測。一旦發現個別樹木的風險情況出現變化,有關的部門會立即作適當的跟進。然而,在風暴期間,依然會有一些樹木難以避免被烈風吹倒。各政府部門會盡力靈活調配,迅速清理塌樹及其他障礙,盡快重開受阻道路,維持交通暢順。
未雨綢繆 展望未來,為了應對氣侯變化所帶來的挑戰,我們會參考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評估,尤其是降雨量及海平面上升方面的變化,並按香港實際情況適時更新本港的基建設計標準。與此同時,我們會進一步檢討並適切提升現有基建設施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抗災能力,例如一些沿海的重要污水處理設施或須加設防洪護牆,以防在出現極大降雨量時受到破壞。
此外,我們會跟一些公共事業機構,包括港鐵、隧道公司等,保持恆常溝通,並籌劃應變計劃,當整個城市遭遇極端惡劣天氣後,可盡快恢復正常運作,而不至於長時間陷於癱瘓,將對巿民造成的影響減至最低。
「羅馬非一日建成」,香港今天所擁有的抗災韌力,是由許多前人努力不懈建設而成,獲得不少鄰近地區肯定。我們亦需與時並進,因應氣候變化的挑戰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抗災力和應變力,希望公眾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