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2日,香港廣泛地區遭受有紀錄以來歷時第二長的黑色暴雨所影響。根據天文台記錄,當天全港多處地區錄得每小時超過150毫米雨量,雖然有些地區出現水浸、塌樹及山泥傾瀉,尤幸沒有出現區域性嚴重水浸,這顯示渠務署過去十幾年在港九新界不同地區進行的防洪工程取得卓越的成效。
黑色暴雨警告後的兩天,恰巧我在事前安排了探訪渠務署。讓我借這場長達5個半小時的黑色暴雨警告為例,扼要介紹他們如何處理突如其來的暴雨所引致的水浸問題。當晚在不足3小時內暴雨警告逐步升級,他們如何應變,特別是如何盡快處理元朗田心村及觀塘道地下行車道的水浸情況,可以讓大家了解政府應對惡劣天氣的措施。
當天凌晨,天文台先後發出黃色、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和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正當大部分市民仍在熟睡中,即使滂沱大雨,渠務署約25位當值同事於收到紅色暴雨警告的通知後便立刻出門,前往位於長沙灣的緊急事故控制中心。
其實在黑色暴雨警告發出前兩個多小時,即凌晨2時15分,渠務署的工作隊伍已迅速抵達元朗田心村村內,進行緊急紓緩水浸工作。這與該署每逢暴雨期間,都會在全港各分區辦事處派駐多個工作隊伍,當接到水浸報告後,即前往檢查渠道和清理堵塞,以免水浸問題擴大的安排有關。當他們知道水浸情況較為嚴重的地區在元朗田心村及觀塘道地下行車道後,便立刻派員前往視察,並協助其他政府部門用水泵抽走積水,以盡快疏導積水。
黑色暴雨警告發出後不久,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已開始運作,主要工作是處理突發水浸事故,統籌及指令各承建商調配資源,盡快清理淤塞渠道,以紓緩水浸對市民的影響。同時,中心每小時向有關政府部門匯報各水浸地點的最新情況及紓緩工作的進展。在整場應對暴雨警告的過程中,他們處理了多個地區的水浸,一點都不鬆懈,我暫且不一一細述了。各分部承建商在工作最高峰時,動員了約30隊配備了通渠工具及水泵裝置的工作隊伍,並按中心指示到水浸地點實地視察和進行緊急紓緩水浸工作。
雖然所有暴雨警告在上午10時30分取消,但緊急事故控制中心仍繼續運作,維持處理和監控所有水浸個案直至情況緩和,在下午6時才結束運作。
儘管當天沒有出現區域性嚴重水浸,同事並無因此鬆懈下來,因為局部地區水浸情況仍然出現,主要是路旁的渠道受到垃圾或沙泥的阻塞所致,同事們努力與其他部門協作處理有關問題。
其實在治標之餘,渠務署非常重視治本的工作。香港年均降雨量約2,400毫米,是太平洋沿岸地區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渠務署自1989年成立以來,便積極推行全港性的雨水排放計劃及各項防洪工程,包括新界的河道治理工程,大坑東及上環的蓄洪池,港島西、荔枝角及荃灣的雨水排放隧道等。隨著這些工程的落成,已消除了百多個水浸黑點。以往每逢暴雨,新界北部低窪地區和部分市區舊區經常出現的區域性嚴重水浸不再復現。
為配合香港的未來發展,渠務署已開始陸續檢討全港各區的雨水排放總綱計劃,期間亦會考慮因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對排水系統的影響。除了推展不同的防洪措施外,還會繼續做好日常操作維修工作,以確保雨水渠道暢通運作正常。
明年是渠務署成立25周年紀念,前面的挑戰仍很多,面對極端的天氣和難以預測的暴雨,我深信同事們會時刻保持警覺,緊守崗位,隨時候命去應對緊急水浸事故。藉此機會,我多謝渠務署的同事在這二十多年來為市民辛勤服務,並呼籲大家共同協力保持渠道暢通,深信有你幫忙,定會成功。
2013年6月2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