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空間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及發展經濟,開拓地下空間和岩洞發展都是我們長遠土地供應的可行來源。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後,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兩項工作均已取得一定進展。去年底我們展開了一項全港性的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研究,並計劃將於今年下半年就搬遷三個政府設施往岩洞展開可行性研究。
岩洞發展
去年中我們完成了「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結果顯示,將三個公共設施搬遷往岩洞(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西貢污水處理廠及深井污水處理廠)建議獲廣泛支持。
有見及此,水務署和渠務署正積極籌備在今年下半年展開有關的可行性研究,以期在三個公共設施遷往岩洞後,在騰出合共約10公頃的土地上作住宅及康樂或休憩設施發展,並改善附近的居住環境。其中,配合西貢污水處理廠的搬遷,政府建議在其對開海面作少量填海和興建防波堤,將可發展用地提升4公頃至約6.2公頃的同時,亦可滿足當區對擴大船隻碇泊區的需求,並提供海濱長廊供市民享用。
至於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岩洞,騰出約28公頃土地作房屋及其他用途的可行性研究及公眾參與,亦已大致完成,公眾普遍認同搬遷建議。因此,渠務署正準備在今年下半年展開搬遷工程的勘測和設計,進一步推展搬遷工程。此外,土木工程拓展署會繼續進行岩洞發展長遠策略研究,目標是擬備岩洞總綱圖和制定政策指引,以推動未來公私營的岩洞發展。我們亦會為合適的政府設施訂立有系統的遷移至岩洞計劃,岩洞發展長遠策略研究預計於明年底完成。
發展地下空間
去年年底展開的城市地下空間發展研究,目的是識別在市區有系統發展地下空間的機遇和限制,制訂初步構思方案以增加區內可用作商業和其他用途的空間,並透過地下空間優化區內的連接。
現時,不少公私營發展都建有地庫,它們都是因應各自需要而建,欠缺整體規劃,未能善用城市地下空間這寶貴資源。所以,我們正籌備在今年下半年就四個具策略性的地區,即銅鑼灣、跑馬地、金鐘/灣仔北及尖沙嘴西,展開地下空間發展的先導研究。目標是為這四個地區分別制訂地下空間發展的總綱圖,希望在區內一些商業地帶和鄰近休憩用地,識別並盡早落實可優先推行的地下空間發展項目,提供更多的商業及其他樓面。
這四個地區屬早期發展的市區,隨著經濟發展而由傳統的商住區分別轉型成為商業、旅遊或娛樂中心。受制於區內土地資源有限,都難以進一步提供大量的商業空間,支持轉型後的持續發展。此外,區內道路亦因急劇增加的人流、車流而備受壓力;即使政府曾經研究並落實了一些舒緩措施,例如興建行人天橋/隧道連接港鐵站或建築物,卻未能整體地顧及區內的連接性。
考慮到這些地區大部分有港鐵服務覆蓋,區內已有或規劃了不少重建和新發展的項目,發展地下空間將可提供地下購物街以連接各港鐵站及現有和未來的主要建築物,有助減輕地面人流交通的負擔,並可加強與鄰近地區的暢達性。此外,這些地區分別有佔地廣闊的公園或休憩用地,例如維多利亞公園和九龍公園等,為發展大型地下空間作商業和其他用途提供了合適的條件。
不論是岩洞發展或地下空間發展的先導計劃,我們都會顧及社區的需要,並充分考慮對現有設施、環境及交通等影響。我們會進行詳細評估和諮詢相關的持份者和公眾,制訂可行的概念性方案。
2014年2月23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