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上有意見認為,走在元朗市大家都稱為元朗大馬路的青山公路及附近教育路一帶,行人路上不時出現摩肩接踵的情況,其中包括不少周邊居住人口習慣到元朗市解決起居飲食,以至區外到元朗旅遊玩樂的人士。要解決現時市中心擠迫的情況,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在元朗鄰近拓展新區提供商業、消閒及康樂設施以分流居民和遊客。
最近我們向元朗區議會介紹政府在當區正在進行的整體房屋土地規劃,其中包括「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及工程-勘查研究」。這項研究也是我們多管齊下開發土地(包括棕地發展),以回應市民的住屋需求及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措施之一。
元朗南鄰近元朗新市鎮,有潛力作較高密度發展,具發展潛力區在新市鎮的南面及元朗公路、公庵路和大欖郊野公園之間,分別位於唐人新村及大棠一帶,總佔地約216公頃,其中約一半現時為棕地。整個區81%屬私人土地,其餘為政府土地。現時,該區有不少露天貯物場、倉庫、鄉郊工業及工場,當中有鄉郊居所、住宅用地、農地及禽畜養殖場。
去年中完成的「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及工程-勘查研究」第一階段社區參與,我們共收到約700份書面意見,公眾普遍支持這項研究,認同優化和善用棕地的潛力作房屋及其他用途,以應付香港整體房屋需求。另一方面,我們明白該區的露天貯物場、倉庫、鄉郊工業及工場經營者擔憂未來的發展會影響生計。所以,我們在第一階段社區參與報告和「初步發展大綱圖」中作出回應和建議,就此,讓我扼要作些說明。
分流居民與遊客
首先,元朗南可以規劃為元朗新市鎮的延伸,其商業、消閒及康樂用途及綠化環境,均可與新市鎮相輔相成,供鄰近的居民享用。把這地區建立成一個綠色和宜居的可持續發展社區,不但可改善棕地對該區帶來的環境影響,亦可為居民提供理想的居住、工作及享受鄉郊和自然景觀的環境。所以,在考慮了基礎設施的承受能力後,尤其是對外道路容量,以及環境、城市設計與平衡不同土地用途的需要,我們建議該區的人口水平約8萬人。而現時整個元朗區人口近58萬人。
在元朗南提供約2.6萬個單位的同時,我們會提供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服務現有新市鎮和元朗的未來人口。我們亦會加強該區與元朗新市鎮、擬議洪水橋新發展區及鐵路站的連接,包括建議新道路與元朗南改善後的現有道路形成一個全面的網絡、提供不同的公共交通服務,以及與新界北區連接的長途巴士服務,還有行人與單車徑的網絡,方便區民來往。
合法持續經營
現時,該區的露天貯物場、倉庫、鄉郊工業及工場,不少屬合法經營,為物流業提供後勤支援服務,亦為區內提供就業機會,我們明白和理解經營者的擔憂,包括未來的生計、部分露天貯物場無法搬至工業大廈內,難以負擔工廈的租金等。但另一方面,香港土地資源珍貴,我們必須增加土地效益,並改善現時各種工業、農業、住宅等用途夾雜對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下分配不同土地用途時,須平衡各方需要,亦須考慮香港的長遠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
所以,我們建議該區北部元朗公路旁劃出「露天貯物」及「工業」地帶,合共約20公頃,並在「工業」地帶內提供特別設計的多層工廠大廈,配合行業運作需要,加上位置鄰近道路系統,讓貨運可更便捷地接駁至公路,避免駛入住宅區。而將休憩用地和綠化地帶劃在露天貯物與住宅地帶之間,亦可起緩衝作用。未來,我們會繼續與持份者保持溝通,希望透過合作共同尋求既可改善環境又可持續經營的方法。
此外,我們在「初步發展大綱圖」亦就住宅及鄉郊居所、農業發展等提出建議,希望大家在第二階段社區參與中積極發表意見,以便我們擬備一份適切回應社會期望和需要的《建議發展大綱草圖》,確定最後的發展規劃。大家可以瀏覽有關建議,並參加社區論壇和參觀在區內舉行的巡迴展覽。
2014年5月25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