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規劃發展往往需要經年累月,政府一直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致力增加土地供應,以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較早前我曾經執筆在網誌中分享「全面覓地 迎難而上」、「共同努力 規劃未來」等一系列有關我們如何為當下及未來積極開拓土地的文章,我們剛公布的《可持續大嶼藍圖》正好朝着這些方面以「北發展、南保育」為中心、向前邁進,希望為香港發展提供更多土地,配合香港長遠社會、經濟及保育需要,讓我們努力凝聚共識,共同規劃未來。 機遇處處 持續發展 大嶼山不僅是全港最大的島嶼,更坐擁策略性的地理位置。隨着北大嶼各項基建設施的落成,如港珠澳大橋、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東涌新市鎮擴展、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等,將有助促進本港與發展蓬勃的大珠三角地區在地理和功能上的連繫,並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即廣東省的九個城市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跨境交通網絡,從而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的地位,並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創新及科技事業、旅遊等發展。我們深信大嶼山將會成為香港通往全球和大珠三角地區的國際和區域門戶。 除了經濟貢獻,同樣重要的是大嶼山擁有珍貴的自然及文化資源,包括濃厚的文化歷史、廣闊的郊野公園、保存完好的宗教傳統、豐富的動植物種,以及極具價值的生態環境。我明白社會上每每觸及有關議題時,必定會水花四濺,但這裡既是自然文化保育的寶藏,亦是香港長遠可持續發展中重要的一環,故我們必定致力達至發展與保育並重,以回應社會大眾的關注。 發展與保育並重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於2016年為大嶼山的「發展願景」、「策略性定位」和「規劃原則」提出多方面的建議。我們之後就建議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公眾參與。在制訂《可持續大嶼藍圖》時,我們已充分考慮公眾及委員會的意見,將其願景定為「發展與保育並重」,並延續2007年《經修訂的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秉持「北發展、南保育」的路向。目的是使大嶼山成為一個宜居、宜業、宜商、宜樂及宜學的智慧型、低碳社區;在提升自然、文化和文物資源保育的同時,為香港在土地及房屋供應、經濟商貿、休閒、康樂及旅遊發展方面帶來新機遇,造福市民。 經濟機遇 優質生活 《可持續大嶼藍圖》正正為大嶼山勾畫出未來的路向。在「北發展」的路向上,「北大嶼山」和「東大嶼都會」將聚焦房屋及經濟發展項目,建設舒適宜居的智慧型、綠化和低碳社區,同時推動香港整體經濟發展,我們的建議包括:
自然保育 休閒娛樂 當然,我們清楚知道大嶼山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南大嶼」,擁有獨特和優美的景觀、豐富的物種、珍貴的生態環境、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鄉村特色。因此,我們希望藉此加強自然保育,並適當地作可持續休閒及康樂用途,讓更多市民可以欣賞到大嶼山的自然環境和文化資產。在「南保育」的路向上,我們的建議包括:
由此可見,《可持續大嶼藍圖》訂定了各項措施,加強保育大嶼山的生態環境、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鄉村特色,令香港市民更能適意地欣賞到大嶼山的自然和文化面貌,同時為香港長遠發展創造機遇。當這些年來,我們經常談論大嶼山的發展與保育問題時,彷彿兩者必然存在矛盾,而事實上,《可持續大嶼藍圖》正好引證發展與保育之間能夠相輔相成。就讓我們抓緊時機,堅持互信,同心塑造可持續大嶼,香港未來肯定會變得更多姿多采。 《可持續大嶼藍圖》的文件和宣傳活動詳情載於以下網頁: http://www.lantau.gov.hk/ |
|
2017年6月4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