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與考古遺址看似靜默無語,但從它們身上的蛛絲馬跡,卻能超越時空,訴說歷史遺留下來的故事。由發展局、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合辦的「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現於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呈現宋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繁盛景象,也扣連粵港澳地區於海上絲綢之路扮演的角色。今次,我邀請了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同事為大家介紹展覽內容。 「南海I號」是迄今全球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整、體積最大、年代較早的遠洋商船 古蹟辦總文物主任蕭麗娟介紹,一艘中國宋代商船默默地躺在廣東台山與陽江交界二十多米深的海床達八百多年,在1987年被發現,2007年考古人員將沉船整體打撈出水,現時船隻存放於陽江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沉船打撈出水和全面發掘之後,考古人員對船上裝載的貨物作仔細觀察和研究,透過文物提供的線索,一步一步打開「南海I號」的出航時間、航行路線、前往目的地、沉沒前最後離岸港口等謎團。 蕭麗娟表示,「南海I號」是迄今全球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整、體積最大,而且年代較早的遠洋商船。船上載有大量外銷瓷器、手工藝製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眾多金銀銅貨幣。船上還有大量肩部印有文字和紋飾的醬釉陶罐,這些陶罐一般被學者稱為「廣東罐」。誰料到這些用作儲物盛酒、又毫不起眼的「廣東罐」,為研究「南海I號」航線及最後離岸港口,開闢嶄新視角! 從醬釉陶罐發現 香港是宋代貿易航線中轉站 研究人員把「南海I號」船上出土的醬釉陶罐,與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宋代文化層發現的「廣東罐」作對比,發現兩者非常相似。蕭麗娟指,宮署遺址在宋代是廣州知州官署,官署內的公使酒庫遺址,出土大量與酒有關的印文醬釉罐,其器型、釉色和印文與「南海I號」部分醬釉罐極為相似;再將佛山南海多個窰址出土的同類醬釉罐作聯繫和對比,經深入研究後,證實這些醬釉罐都是南海諸窰的產品,從而推斷廣州是「南海I號」最後離岸港口。而香港也有不少遺址出土同類醬釉「廣東罐」殘片,其中尤以九龍城宋皇臺聖山遺址為多,反映香港自宋代以來,是貿易航線的中轉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中扮演一定角色。 出土文物數量龐大 創中國單個水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 「南海I號」出土的文物數量龐大,接近18萬件(套),其中瓷器約佔16萬件(套),鐵器凝結物有124噸,開創中國單個水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在云云16萬件瓷器中,一件福建德化窰白釉雙繫罐,底部有墨書「鄭尽金記直癸卯歲次」字樣。研究人員考證,「鄭尽金」應為南宋時期福建德化三班村的瓷器經營者;「癸卯歲次」便成為研究人員推斷貨船最後出航時間的關鍵線索。 癸卯年在南宋曾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淳熙十年,即1183年;第二次是淳祐三年,即1243年。從船上發現最晚年號的銅錢是南宋孝宗時期的「淳熙元寶」(1174 - 1189年),結合船上發現至關重要的「淳熙十年」印文醬釉罐,基本上可確定「南海I號」沉沒時間是在1183年或之後不久。 船上豐富蘊藏 助重組「南海I號」旅程 「南海I號」的文物在數量、工藝和造型方面,都蘊藏非常豐富的資料,是南宋時期的考古材料中罕見。船上發現的金銀貨幣、鑲嵌金飾和銅鏡,相信產自都城臨安(今杭州)和湖州地區;金器並非兩宋的主流樣式,而是海外流行的款式,推測是半製成品,例如金戒指的戒面,留有鑲嵌寶石的位置,或留待運到海外的寶石產地或集散地後再行加工;來自江西景德窰和浙江龍泉窰的瓷器,大部分經臨安、明州(今寧波)、溫州等地集散和銷售。根據船上貨物的產地,研究人員可重組「南海I號」的旅程:貨船沿漫長的海岸線,自北向南,途經浙江、福建地區,最後在廣州港放洋出海。 展期至明年2月 免費入場 今次「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共展出255項展品,展期至2025年 2月 12 日,免費入場。我們也藉今次展覽,請來專家和學者在今年11月至明年1月,舉行四場以「南海Ⅰ號」為主題的講座。主講嘉賓包括中國第一代水下考古專家、「南海Ⅰ號」考古發掘領隊崔勇;長沙銅官窰博物館館長瞿偉;前廣東省博物館館長、現任復旦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魏峻,以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秦大樹教授。 我誠邀大家前來尖沙咀九龍公園的香港文物探知館,參觀這個內容豐富的展覽,細心欣賞船上珍貴的文物,靜靜聆聽「南海I號」守護了八百多年的故事。有關展覽詳情及開放時間請參閱以下網址:https://www.amo.gov.hk/tc/news/index_id_153.html。 |
2024年10月13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