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署維修保養歷史建築(二)

上星期,我邀請建築署的同事,介紹署方如何修復及維修保養對歷史、建築及文化有重大意義的舊建築物。這星期,建築署另外兩位同事會詳談,保育歷史建築也要隨時候命,尤其是遇有突發事故,同事更需要趕赴現場,進行緊急勘察,確保受損的舊建築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

最古老及仍然運作的郵局

大家可能都知道,香港現存最古老及仍然運作的郵局,是位於黃麻角道2號的赤柱郵政局,1937年建成,已有逾80年歷史,屬二級歷史建築。今年5月5日傍晚六時半,一輛由數碼港開往赤柱村總站的巴士,由東頭灣道右轉赤柱村道時,與一輛電單車發生碰撞,再撞向郵局,導致郵局部分圍欄、外牆及屋頂部分木枋等損毁。幸好巴士先撞向郵局旁的一棵大樹,緩減了大部分衝擊力,減低對郵局造成的損毀,令這座郵局得以保留,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建築署啟動緊急協調機制

建築署高級物業事務經理王嘉儀憶述,車禍發生後,建築署立刻啟動緊急協調機制,首要任務是確保建築物的安全。當晚,保養承建商接報後,隨即趕抵現場,在警方及消防員的協助下,先把有關建築物圍封;與此同時,建築署當區負責維修保養歷史建築的同事,聯同結構工程的同事,即時為舊郵局進行了初步勘察及評估,確定建築物沒有倒塌危險。

即晚進行初步結構勘察

建築署高級結構工程師李卓恒說,當晚為建築物進行初步結構勘察及評估時,主要針對兩方面:第一是郵局的主結構有沒有受損,包括四邊的磚牆和承托屋頂的木製桁架。根據觀察,被巴士撞毀的地方只涉及屋頂前端小部分及簷篷位置,主結構沒明顯受損。第二是損毁的部分會否對公眾產生安全問題。雖然主結構沒有明顯受損,但受損簷篷的其餘部分可能有鬆脫的危險,故除了圍封建築物,避免公眾進入,亦安排保養承建商以臨時支架承托簷篷受損的部分,確保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

隨時候命發揮團隊精神

在這次緊急行動中,建築署迅速調動人手趕赴現場,各個專業團隊各施其職,大家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順利及迅速地在凌晨時分完成任務,妥善處理這次突發事件。

建築署隨後在郵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協助下,安排進行所需的復修工程。期間,郵政署在現場設置臨時郵箱及安排流動郵車繼續提供郵政服務,以減低對公眾的影響。

赤柱郵政局極具歷史價值。這座金字頂單層建築物的設計簡樸實用,保存了不少舊有建築特色,例如原有的人手操作郵票售賣機、鑄鐵郵箱、原裝窗花、原有木製屋頂結構等。經過部門和承建商的努力和合作,修復工作在10月中旬完成,這座稱為「郵政歷史時間囊」的赤柱郵政局亦得以再次呈現在市民的面前。

 
請按上圖觀看影片
赤柱郵政局屬二級歷史建築,今年5月5日因一宗交通意外受到損毀,建築署即時啟動緊急協調機制,確保建築物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圖示郵局經修復後已回復原貌。
赤柱郵政局屬二級歷史建築,今年5月5日因一宗交通意外受到損毀,建築署即時啟動緊急協調機制,確保建築物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圖示郵局經修復後已回復原貌。
建築署高級物業事務經理王嘉儀說,車禍發生後,保養承建商隨即趕抵現場,把建築物圍封;與此同時,建築署同事亦即時為舊郵局進行初步勘察及評估,確定建築物沒有倒塌危險。
建築署高級物業事務經理王嘉儀說,車禍發生後,保養承建商隨即趕抵現場,把建築物圍封;與此同時,建築署同事亦即時為舊郵局進行初步勘察及評估,確定建築物沒有倒塌危險。
建築署高級結構工程師李卓恒說,雖然意外後評估舊郵局主結構沒有明顯受損,但受損簷篷的其餘部分可能有鬆脫的危險,故安排以臨時支架承托,確保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
建築署高級結構工程師李卓恒說,雖然意外後評估舊郵局主結構沒有明顯受損,但受損簷篷的其餘部分可能有鬆脫的危險,故安排以臨時支架承托,確保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
赤柱郵政局今年5月5日傍晚六時半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到損毀。
赤柱郵政局今年5月5日傍晚六時半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到損毀。
赤柱郵政局今年5月5日傍晚六時半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到損毀。
意外中,赤柱郵局正門被撞毀、面向街道的部分外牆、郵局屋頂部分木枋、局外一條石柱和部分鐵欄也有損毀。
意外中,赤柱郵政局正門被撞毀、面向街道的部分外牆、郵局屋頂部分木枋、局外一條石柱和部分鐵欄也有損毀。
赤柱郵政局在意外後進行修復的情況。
赤柱郵政局在意外後進行修復的情況。
赤柱郵政局保存了不少舊有建築特色,例如鑄鐵郵箱(圖左)、原有的人手操作郵票售賣機(圖右)、原裝窗花等。
赤柱郵政局保存了不少舊有建築特色,例如鑄鐵郵箱(圖左)、原有的人手操作郵票售賣機(圖右)、原裝窗花等。
圖為赤柱郵政局的原裝窗花。
圖為赤柱郵政局的原裝窗花。
建築署在郵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協助下,安排所需的復修工程。修復工程 10 月中旬完成,這座稱為「郵政歷史時間囊」的赤柱郵政局得以再次呈現在市民的面前。
建築署在郵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協助下,安排所需的復修工程。修復工程 10 月中旬完成,這座稱為「郵政歷史時間囊」的赤柱郵政局得以再次呈現在市民的面前。

2021年12月26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