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今日(十二月十三日)在廣州出席「宜居城鄉.優質生活」大珠三角城鎮群規劃與管理論壇開幕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林木聲副省長、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早上好!
記得去年10月,在香港規劃師學會的周年晚宴中,我和國務院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司長唐凱先生和當時的廣東省建設廳廳長勞應勳先生,作為主禮嘉賓見證了香港規劃師學會與廣東省城市規劃協會簽署了《大珠三角城鎮群規劃與管理論壇的協議》。
今天,我非常高興能夠參與粵港兩地城市規劃師在這項協議下,共同主辦的論壇,並且有機會和大家分享香港營造宜居城市的努力,和我對大珠三角未來發展的一些看法。
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的大珠江三角洲區域,隨?國家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機遇,過去三十年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取得驕人的進展,成就舉世觸目。我們粵港澳三地過去三十年的共同努力,把大珠江三角洲打造成世界的製造業中心,也是中國最具活力、最具創新力的一個城鎮?區域。
這個驕人的成就得來不易。但是,我們也共同面對很多新問題、新挑戰。其中一項便是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對我們的生活環境所帶來的沉重壓力。這個論壇以營造「宜居城鄉優質生活」,創造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為主題,確是非常及時,代表了大家對當前的挑戰,作出了積極的回應。
事實上,本屆特區政府極為重視平衡發展,務求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創造優質城市,為人民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行政長官的「進步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意念,已成為公共政策和公共建設?策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亦指出,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須「以少做多」、「質重於量」- 在追求優質生活、提?效率的同時,應盡量節約資源,並對建設項目在早期規劃、建築設計和整個發展週期,採用可持續和環保的保法。在這個大方向下,我們正依循四個主題,作出一些努力。
首先、要營造地方感。避免在城市發展中「千城一面」的弊端,我們需要保存城市的本土特色。城市的本土特色是城市的地理、文化和歷史在城市面貌上的具體表現。我們已經加大力度保育和活化我們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美化和活化維多利亞港兩岸,營造連綿不斷而又環境幽美的海濱長廊;適當地控制建築物的高度,保護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的山脊線;在鬧市中把一些公共交通總站和行車道改建為行人廣埸和行人專區。我們希望能把在市民心目中具地標性的歷史建築物、他們熟悉的街區、山巒、海港好好保育並美化、活化,以營造地方感,從而培育市民對我們城市的認同感及歸屬感。
第二、是善用空間及建築佈局,保育更多鄉郊地區。香港地小山多。我們採用集約城市的發展模式,把約百分之四十六的陸地劃為自然保育、嚴禁發展的郊野公園。香港的郊野公園生態系統是我們重要的資源,更是香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它們不但保育了大量野生動植物物種,而且很多郊野公園都位處市區的邊沿,無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甚至步行,都便捷易達,為香港市民提供了一個離開城市繁囂的康樂和休閒的廣闊空間。
第三、是改善環境質素,使市民能在更綠化及更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及工作。高密度和集約型的城市發展模式固然讓香港較成功地克服了土地短缺的制約。但無可否認,香港市區的整體環境相對於很大其他城市還是比較擠迫,市區內的空氣質素還是有待改善。為了進一步改善市區環境,我們制定了明確的城市設計指引,建築物通風評估指引,最近我們還在恰當的地點大幅度地削?一些重大的建設項目和市區重建項目的發展密度。這些措施都得到了市民的支持。我們還會和眾多專業團體共同努力,成立香港環保建築議會,持續地推廣綠色建築的標準,合力使我們的建築物能更有效地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
第四、要確保適時提供充裕的房屋用地和基建配套設施及擴?住屋的選擇。雖然近年香港的人口增長速度已有所緩和,但是我們對發展用地和房屋的需求仍然欣切。因此,我們還要繼續規劃新發展區以應付未來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的用地需求。我們將會採用「生態城市、低碳社區」的模式來規劃這些新發展區。我們希望這些新發展區能保育和善用區內的生態、歷史文化及自然景觀資源,設計優良的綠化環境,鼓勵步行的行人友善環境,提供以軌道交通為主的環保交通設施,鼓勵使用再生能源,提供雨水收集、污水循澴再用、廢物循環再造的環保設施,建築物的設計、建造和運作都可以達到較理想的節能減排綠色標準,使新發展區可持續發展,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嚮。
香港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策劃本地社會經濟發展、保護環境和自然生態的同時,更需要與鄰近珠江三角洲區域並肩合作。隨著社會經濟聯繫日趨密切,大珠三角地區已邁向一個多核心的都會區,維繫?粵港澳三地緊密的共生關係。為進一步加強粵港兩地在環保方面的合作,香港特區政府已經與廣東省政府取得共識,共同打造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的「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提升大珠三角城鎮群的整體競爭力和吸引力。
我祝願本次論壇能順利舉行,並取得完滿成果。今天欣逢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五十周年院慶,我藉此機會向研究院仝人致以熱烈的祝賀。
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