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二月二十三日)出席電台節目後與傳媒的談話全文:
記者︰就「明日大嶼」到區議會諮詢方面,現時政府仍未能提供一個造價。未有造價,如何向區議員和當區居民說明這項目有成本效益?另外,研究會連同收集些與喜靈洲填海有關的初步數據,政府會如何利用這些數據?預計大約多少年後可以開展喜靈洲方面的工作?
發展局局長︰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喜靈洲(填海)方面,我們的而且確沒有一個具體時間表。但藉着交椅洲1 000公頃填海研究既然都要收集資料,不如亦藉機會收集些喜靈洲方面(的初步數據),其實長洲南方面亦一樣,我們亦會收集些(初步數據)。這對政府和社會考慮將來何時(推展計劃),有數據總能夠幫助,如水深和水流等數據均會有用。
就你第一個問題,在以往,未做規劃和工程研究階段,我們不會有譬如興建這條道路或這條鐵路大概要多少錢(的估算),我們不會有這方面的數據。今次很特別,因應社會關注有關工程項目對我們財政負擔的影響,我們現正努力(作初步粗略估算),這需要一點時間,因為雖說是粗略估算,但亦要有基礎。我們亦相信,就算將來公布相關數據,都會有相當多爭議。我們有信心的是甚麼呢?正如我們早前解釋過,香港目前公共工程每年超過1,000億元。交椅洲填海1 000公頃和相關的交通基建工程加起來,由於是攤開十多年的項目,每年除開約數百億元,我們一定能夠負擔得到。先別說我們透過賣地會有土地收入,方才我(在電台節目中)亦有提到,你看測量師學會估計的更是9,000多億元至10,000億元的收入,但那不是我們主要的考量,其實建造一條道路,我們不會說建路後究竟有多少賣地收入,成本效益不是這樣考慮的,反而考慮的是對用家,如交通出行的時間減少了,帶來經濟效益,是這個考慮。那些(有關工程造價的估算)通常是遲一點做的,今次我們特別破例(提早)做,需要一點時間。
區議會方面我們會說明方向,就是我方才所說,對香港財政負擔方面,有沒有信心我們能夠負擔?我們會再清楚解釋,是有信心負擔得到的。到立法會前我們希望有多點數據,以在這個說法上,讓大家再看得清楚一點。正如我所說,即使政府公布估算,我相信都會有爭議,因為社會上可能會有人說,你認為建造這條路需要這個價錢,我不認同。我想這會一直討論下去。眼前我們未開展填海工作,眼前開展的是研究工作。方才(在節目中)我亦有提到,其實研究約40多個月(完成)是相當壓縮的,因為研究範疇與以往一般填海不同,我們不只是填海研究,還要看交通基建工程可行性,看一些初步設計,其實40多個月是相當壓縮的時間表。
記者:現時仍有不少人擔心「明日大嶼」會影響生態,政府如何釋除有關人士的疑慮?政府會否有一些提供土地的選項,短中期或中長期也好,個別選項能夠發多一些土地出來,好像「明日大嶼」1 000公頃外再有多700公頃,會否有此想法?
發展局局長:先回答你第二個問題。短期內不會。因為「3+5」,即三個短中期和五個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是千錘百鍊的,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五個月和社會一起討論,衡量不同可能性的長短後得出的建議,所以現階段我們會集中精力和能量跟進如何落實執行、如何推展。如果現在再花時間思考其他選項,思考當然是可以的,特別是社會上有不同人士提不同的建議,提建議當然是可以的,但如果我們再花時間停留在不斷討論新建議的階段,這並不實際,也非香港之福。
你第一個問題是關於環境方面,讓我再作說明。為甚麼選擇於中部水域發展人工島?基本的海洋生態以前看過的,敏感性相對較低。但未來不會用之前的初步評估作為結論。剛才我提到我們會有為期40多個月的研究,其中我們會展開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即環境影響評估,當中會有嚴謹的過程,經環境諮詢委員會和環境保護署,經嚴謹的過程去確認填海對環境沒有不可接受的影響,或如有任何影響,應透過緩減措施適當處理。未來會有嚴謹的過程,過程當中會有公眾參與,公眾會有機會在環境影響評估的過程之中向環境諮詢委員會和環境保護署方面表達意見,所以我希望經過這個過程可以進一步釋除這方面的疑慮。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的英文部分。)
完
2019年2月23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4時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