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今日(十月二十九日)立法會會議上李國麟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最近有承建商從日本引進綠化屋頂新技術,以輕質材料代替種植層下面的傳統土壤。綠化工程的物料總重量因此僅是一般綠化屋頂工程的八分之一,承重能力較低的天台亦可進行綠化,但該項新技術的成本較高。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在政府建築物的屋頂綠化工程採用上述的新技術;若有,有關工程所涉及的開支;若否,原因為何;
(二) 現時政府採用甚麼最新綠化屋頂技術及其成效如何;
(三) 有否向私營機構提供有關的技術支援及財政資助,以推動發展綠化屋頂;若有,詳情為何;及
(四) 會否訂定一套完整的長遠政策,積極推動綠化屋頂,以紓緩本港溫度持續上升的現象?
答覆:
主席:
(一)及(二) 政府一直推動綠化工作,藉以改善我們的居住環境。當中包括在可行的情況下,積極推行屋頂綠化,以助提升城市景觀及減低市區熱島效應。
我們亦持續探討並按需要引進新技術以改善屋頂綠化的成效。問題中提及的輕質種植土壤便是其中一種。我們曾在個別項目中試用,並獲效果滿意,詳情如下。
輕質種植土壤通常都採用浮石、輕質膨脹粘土骨料,以及合成物料等製成。這技術自2007年起在綠化屋頂獲較廣泛使用。在該年,我們開始在政府建築物屋頂翻新及改建工程引進此技術。由於輕質種植土壤的重量一般約為同等體積的普通種植土壤的四分之一,所以可以有助應付現有建築物在荷載上的限制。我們亦同時引入輕質塑膠排水模組,代替傳統的碎石排水層,以進一步減少綠化屋頂對建築物造成的負荷。自2007年起,我們已在21個項目程引進這些技術,總額外開支約為440萬元。
但輕質種植土壤和輕質塑膠排水模組的價格是較高。以單位種植面積計算,是傳統物料的3至4陪。
(三) 建築署於2007年完成《香港綠化屋頂應用研究》,對綠化屋頂的最新概念和設計科技作檢討,並且建議適用於香港環境的技術指引,涵蓋植物的選擇、防水層、隔熱層、排水層、種植土壤、灌溉以及保養和維修等範疇。為了推廣市民對綠化屋頂的了解和認識,該報告已載於建築署網站,讓公眾參閱。
由環境局管理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可供非牟利機構(如學校及社會服務機構)申請,以資助進行綠化,包括綠化屋頂工程。該局已為符合申請資格的機構安排簡佈會,講解有關申請的詳情,並邀請具相關經驗的人士就工程前期的規劃及預備工作、及須注意的事項分享心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已資助47間非牟利機構,進行綠化工程。政府希望透過是項資助,繼續推動私人建築物屋頂的綠化。
(四) 政府在設計公共屋、新政府建築物和進行現有政府建築物翻新工程時,已盡可能加入綠化屋頂設施。此外,政府正研究推廣在私人發展項目加入綠化設施的可行性。屋宇署已委聘顧問就可持續發展的樓宇設計進行研究,探討在私人發展項目提供更多綠化設施的可行性,以改善都市生活環境。政府在決定未來路向前,會諮詢及考慮公眾的意見。
完
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