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一題:更換及修復老化水管

以下為今日(十月十四日)立法會會議上梁美芬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的書面答覆:

問題:

水務署於二○○○年展開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分階段全面更換及修復長約3 000公里的老化水管,該計劃預計於今年內大致完成。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各區議會分區內,已納入上述計劃但有關工程尚未展開的水管的總長度分別為何,以及有關施工時間表為何;

(二)按區議會分區列出由二○一四年一月至今,每宗食水管爆裂事故的詳情,包括(i)爆裂水管的地點、(ii)引致食水供應暫停多久,以及(iii)爆裂水管的已使用年期;當中有多少宗事故涉及已使用年期少於30年的水管;及

(三)在上述計劃完成後,當局會否逐步更換及修復已使用年期較短的水管;如會,涉及的人手及開支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涉及分階段更換和修復長約3 000公里的老化水管,現已完成約96%工程,預計於今年年底將會大致完成。就問題的三個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截至二○一五年九月底為止,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在各區議會分區內仍在施工中的水管的總長度載列於附表一。更換及修復水管工程計劃將會於今年年底大致完成。

(二)(i)二○一四及一五年,食水管爆裂的個案數目按區議會分區表列於附表二。

(ii)在上述128宗爆喉事故中,有84宗(約66%)影響食水供應。

在84宗影響食水供應的個案中,有60宗(約71%)暫停食水供應時間在八小時內,其平均時間約為5.7小時;餘下24宗的平均暫停食水供應時間約為16.5小時,有關事故需較長時間維修,主要原因包括:(一)為減低對路面交通的影響而採取有限度的封路措施;(二)使用輕型工具避免地下密集的設施受損;及(三)開挖混凝土結構需時。

(iii)在上述128宗爆喉事故中,有23宗(約18%)涉及已使用多於30年的水管,有19宗(約15%)涉及已使用少於30年的水管,餘下86宗(約67%)涉及水管的使用年期不詳(註:水務署早期的手繪水管圖則並沒有記錄水管敷設年份。在八十年代初,水務署開始記錄新建成水管的敷設年份。至九十年代末,水務署進行水管圖則電子化時,將沒有敷設年份記錄的水管標示為敷設年份「不詳」,而有關的水管應已使用超過三十年。)。

根據分析,這19宗涉及已使用少於30年水管的爆裂事故中,有18宗由外在因素造成,如遭道路工程意外破壞或在水管附近所進行的工程使泥土移動或沉降引致水管斷裂或接駁位置鬆脫。

(三)隨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於今年年底大致完成,供水管網的健康狀況將獲大幅改善。我們將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來維持供水管網的健康狀況。

我們已參考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經驗,計劃逐步建立「智管網」,在全港供水管網設立約2 000個監測區域,並在各監測區域的供水管網安裝監測及感應儀器收集數據,利用智能管網管理系統,分析收集的數據,以持續監察供水網絡的狀況。當「智管網」全面實施後,將有助我們按各個監測區域的供水管網的狀況,制定最有效的管網管理措施(包括水壓管理、積極探測滲漏或更換狀況欠佳的水管等),從而維持供水管網的健康狀況。

在「智管網」全面落實前,現在供水管網會繼續老化及耗損,因此我們仍須研究更換或修復那些在過渡期內較易出現故障的老化水管。作為過渡安排,除水管的使用年期外,我們會繼續考慮各相關因素,如水管物料、爆漏紀錄及水管現有狀況等,評估水管出現爆裂的機會率,同時,我們亦會評估因水管爆裂導致的後果之嚴重程度(例如受影響的用戶數目及對交通的影響等)。在綜合兩方面的考慮後,我們會識別較高危的水管予以更換及修復,以維持供水管網的健康狀況。

附件:



2015年10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38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