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今日(二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二節:土地、房屋、交通、環境及保育)辯論的致辭全文︰
主席、各位議員:
多謝多位議員在房屋、土地、運輸、環境及保育環節的發言,以下我會就土地規劃及發展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作出說明。
增加土地供應
------
土地一直是香港的住屋、經濟及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香港與日俱增的人口提供足夠土地,以支持我們持續的經濟發展,並確保本港有足夠的公共設施應付人口的需要,一直是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特首在今年《施政報告》中闡述了一系列短中長期土地供應措施的最新進度,充分顯示本屆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的決心和努力,已經逐步扭轉過往香港土地供求失衡的情況,向達致十年建屋目標和香港長遠發展邁進。
由於經濟下滑及金融危機,土地發展自二○○○年以來大幅放緩,直接導致目前本港土地嚴重短缺、樓價高和租金高的情況。由於土地供應及發展從規劃到落實需時甚長,因此土地開發工作必須及早開展,而且必須持之以恆,不可因任何短期的經濟波動而停止。現時政府不僅要全力追加土地供應,扭轉過往土地供應不足的情況,更要繼續進行土地用途規劃及發展,務求建立土地儲備,以便日後適時提取以支持本港的可持續發展,避免再次經歷此前土地嚴重短缺的苦況。
然而,正如政府多次強調,要在短期內增加和加快土地供應,我們實在沒有魔術棒,一定要按部就班去做,並在增加土地供應的同時,盡可能不對當地社區造成不能接受的影響。政府會繼續按二○一三和一四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的整體土地供應藍圖,積極落實各項短中長期土地供應措施,而整個社會亦必須作出取捨,以解決市民迫切的住屋需求,特別是正在輪候公屋或現時住屋環境亟待改善的市民。
短中期土地供應
-------
短中期方面,政府會繼續透過土地用途檢討,以及在規劃條件許可下適度增加發展密度,務求盡量善用現有市區和新市鎮的已建設土地,以及其周邊鄰近現有基建設施的地帶。除了二○一三年《施政報告》提出要改劃的42幅用地外,在二○一四年《施政報告》中,我們亦表示已物色到另外150多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若能及時修訂有關法定圖則,我們的目標是於二○一四至一五年度至二○一八至一九年度的五年內提供當中大部分用地,以供興建逾21萬個單位,當中逾七成為公營房屋。
截至去年年底,46幅用地已完成法定改劃程序作房屋發展,估計可提供共約41 000個住宅單位,其中約20 600個為公營房屋單位,約20 400個為私人住宅單位。另17幅用地亦已開展法定改劃程序,估計完成後可提供共約33 400個住宅單位,當中約21 900個為公營房屋單位,約11 500個為私人住宅單位。正如二○一六年《施政報告》所述,我們亦會考慮在規劃及技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將部分用地的範圍略為擴大。據我們初步估計,此舉可增加約17 000個單位,其中九成以上為公營房屋單位。
除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外,我們亦有必要持續提供經濟用地,以維持香港的經濟增長。自二○一○至一一年度以來,政府已推售19幅商業及工業用地,可提供約76萬平方米樓面面積。在二○一五至一六年度,政府已經/即將推售三幅商貿用地,合共可提供約67 800平方米樓面面積。政府產業署去年十二月招標出售旺角工業貿易署大樓內的政府物業,可提供約26 400平方米總樓面面積。此外,政府亦正從不同途徑增加商業空間供應,例子包括將核心商業區內合適的政府用地,例如美利道公眾停車場、金鐘廊和加路連山道政府用地,改作商業用途,繼續推展「起動九龍東」計劃,以及增加啟德發展區的發展密度等。
長遠土地供應
------
在長遠土地供應方面,政府現在全速推展各項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展計劃。估計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展、洪水橋新發展區,以及元朗南發展共可提供197 000個單位,並可在二○二三年起陸續入伙。
在推展新界的新發展區時,我們亦需要處理現時用作低增值經濟活動,但對香港經濟和區內就業仍然重要的棕地,例如洪水橋新發展區會涉及約190公頃的棕地,而元朗南則涉及另外100公頃。清理洪水橋及元朗南的棕地作業是一項重大挑戰,需要全面重新規劃、提升基礎建設,以及與持份者詳細討論。部分棕地有發展潛力,但目前大多正作不同用途,不可能全部馬上釋放作發展。政府正加緊研究如何透過有效善用土地的措施,處理仍有營運需要的棕地作業,並致力研究將部分作業遷入特別設計的多層樓宇的可能性。
此外,作為政府物色合適用地供香港長遠發展的持續工作之一,我們將會進行規劃及工程研究,以重新規劃將軍澳第137區這最後一幅大型,並有潛力作大規模發展的現有市區用地。我們會研究在容納海水化淡廠,並考慮相關因素包括潛在環境影響及交通基建容量等後,如何善用餘下80多公頃的已平整土地作住宅、商業及其他發展的可能性。有關研究最快可於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展開。
與此同時,政府正更新全港發展策略,是香港跨越二○三○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在具遠見的同時,我們會以解決問題、積極務實及行動為本的態度進行研究,籌謀香港未來的土地規劃和供應。現時我們已大致完成各方面的基線檢討,並檢視了主要的規劃方向和策略。我們正制定概念空間框架及方案,並計劃在今年稍後開展公眾參與,以進一步優化全港發展策略。
大嶼山發展
-----
大嶼山現時有數項策略性基建正在興建或規劃當中,發展潛力毋庸置疑,大嶼山對香港的長遠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立兩年,已完成多項工作,包括就大嶼山的策略性定位及發展方向提出建議,內容涵蓋空間規劃和土地利用、保育、策略性交通基建、社會發展、康樂及旅遊各方面。委員會亦剛於一月向行政長官呈交了工作報告,詳細闡述各方的建議。
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大嶼山的發展不是要到處大興土木。我們十分強調保育與發展的平衡,亦有很多地區改善的工作。長遠而言,我們的確需要研究是否可以發展東大嶼都會。我們現正就大嶼山發展的主要建議諮詢公眾,希望能廣納民意,令大嶼山發展更趨完善,更符合市民期望。為着以上工作,我們會盡快成立「大嶼山拓展處」,負責推展大嶼山各項工作包括規劃、研究及建造工程。
工務工程成本控制
--------
政府一直維持在基本工程方面的投資,以改善生活質素,提升香港長遠的競爭力。在未來數年,隨着大型基建進入高峰期,每年的工程開支預計均會超出700億元的水平,為建造業提供持續的就業和發展機會。
在推展這些基本工程的同時,我們亦一直留意建造業的市場趨勢。在過去三年,工程投標價格持續上升,引來社會上極大關注,政府亦非常關注。政府建築署採用的工程投標價格指數顯示,升幅約為22%,與私營的指數大致相若,同期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升幅則只有約14%。
有研究指出,建造工程價格變動與經濟狀況、全球建材價格、本地整體工程量等因素有關。我們的研究亦發現,近年工程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除基本成本如人力、物料、機械等開支隨着本地及外圍經濟影響而上升外,亦因為設計與合約要求,以及環保及職安健等法例的要求提高,令工程項目需投入較多的人力及物料資源,加重了成本。另外,近年建造市場波動,立法會「拉布」亦影響工務工程未能如期批出,導致承建商需要因應市場的情況將額外的風險反映在投標價格內。
為應付工務工程高昂的建造成本,我們即將成立一個跨專業的辦公室,專責制定、促進和協調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及與減低成本相關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減省非必要的設計及合約要求、為工務工程設立成本指標制度、採取「可建性設計」的理念、優化工程採購招標的方法等。
我們將會盡快陸續推出這些新措施,亦希望立法會及社會整體支持我們的工作,共同解決香港工程成本高昂的問題。
結語
--
剛才所述的各項短中長期土地供應措施,對滿足市民的住屋需求及香港持續的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而只有透過善用可發展的土地,並同時開拓更多的新增土地供發展,方可改善市民的居住空間和環境。不過,有部分團體或人士仍然認為只要推展單一或某幾項措施便可以滿足香港的土地需要,例如只要發展「棕地」便不需要繼續規劃及推展其他長遠土地供應項目,又或落實新發展區便不需要在短中期改劃合適的綠化地帶和政府用地。這些「替代論」,相信單憑一個方案便可解決香港的土地供應問題,是不切實際的。在現時土地供應緊絀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採取所有可行方法規劃和增加土地供應,方能為社會持續提供足夠土地,以作房屋及其他社會經濟方面的需要。
政府明白社會和地區人士對土地發展有不同意見,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好溝通和平衡的工作,並會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盡力回應受影響居民和持份者的訴求。不過,政府實在沒有魔術棒,希望區議會、當區人士、居民和相關的持份者能夠諒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共同作出取捨。
主席,我亦注意到昨晚發言時,有議員提出是否應該成立一個獨立監管局,監管樓宇維修,避免出現圍標的情況。這個議題於去年十二月二、三日鍾樹根議員在立法會動議辯論時,政府的立場已說得很清楚。由於時間關係,我在這裏不再冗贅。
昨日,石禮謙議員就最近土地招標的情況,亦有一些意見,由於時間關係,我不能詳述。但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政府沒有高地價政策。石禮謙議員提到兩項招標,即青衣和元朗兩幅用地,分別收到九份和十份標書,結果都流標;最近大埔一幅土地卻成功批出,政府是否有前後不一致?絕對不是。政府賣地有一套機制,這套機制經過廉政公署審核。賣地前,地政總署同事會進行專業估價,訂出底價,收到的標書不到底價,我們不會賣出土地。剛才提到的青衣和元朗用地,雖然市場對估價有高低幅度,但收回來的標價遠低於市場估價的下限,由此可知,我們審批標書時是以同一準則處理。
多謝主席。
完
2016年2月1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2時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