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和規劃署署長出席《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短片)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和規劃署署長凌嘉勤今日(十月二十七日)出席《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發展局局長:各位傳媒朋友,多謝大家抽空出席今日關於《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公眾參與活動的新聞發布會。

大家從這張圖看到,策略規劃在香港有悠久的歷史。自一九七○年代起,政府大約每十年便會檢討全港發展策略,以致這些策略可以與時並進,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回應到外圍環境的一些轉變。

在編製這個《香港2030+》策略時,我們的目標是要更新全港發展策略,為香港未來的規劃、土地、基建發展,以及為塑造跨越二○三○年的建設及自然環境提供指引。

以房屋土地為例,大家知道在過去幾年的努力下,在短中期來說,通過各個發展項目及一些土地改劃,我們在短中期的房屋土地供應大約可以提供32萬多個住宅單位。在中長期來說,透過各個新發展區、鐵路物業發展項目,我們預計大約可以提供20多萬個住宅單位。但跨越二○三○年後如何呢?這是一個契機讓我們為未來未雨綢繆。今次更新採取前瞻、進取、務實的方式來做,以願景帶動、行動為本,以致我們可以應對未來社會的轉變。

由今日開始,我們會進行六個月的公眾諮詢,整個研究會在二○一八年上半年完成。

在此,我想講講我們編製這個策略更新時的一些考慮。首先,我們認為整個世界的轉變非常急速,在編製長遠規劃策略時,我們必須一方面兼顧外圍國際及區域上的一些轉變,另一方面亦要顧及香港本地有何變化。例如,在國際上,香港一向以來的定位是亞洲國際都會,目前來說,香港是亞洲最領先的金融中心及商業樞紐,亦擁有世界級的基建設施。在過去十年,大家看到世界經濟重心向東移。在亞洲地區的中國內地、旁邊的印度,以至東盟國家,在這段時間的經濟增長非常快;而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我們亦有一定的影響。

此外,在過去十年,我們亦看到創新科技方面一些突破。世界各國,尤其是一些先進國家都在談再工業化。面對這些外圍環境,香港應怎樣回應呢?國際環境因素還包括氣候變化。此外,在鄰近地區,隨着港珠澳大橋的落成,香港和珠三角西邊的交通連接會方便很多。以後不只前往珠三角西,而是通過港珠澳大橋連接至內地的公路系統,在一天之內,甚至可以到達越南邊境,在這交通便捷的情況下,亦為我們帶來不少機遇。

此外,在這個圖中,大家可以看到在鄰近地方,自從內地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和珠三角東部的連繫比較密切。到珠三角西部的交通比較不太便捷,因此和珠三角西部的經濟聯繫,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快捷。隨着港珠澳大橋的落成,一個「三小時生活圏」形成了。由香港出發到澳門、橫琴、珠海,四十五分鐘便可;到福田、前海,是四十五分鐘至一小時的事;至於南沙、中山,目前來說,到中山可能需要三小時,日後一個多小時便可。在這方面,我們要考慮到這交通便捷對香港和內地的經濟互動方面的影響為何。

此外,機場三跑亦在建設中。目前來說,香港機場一年的載客量大概六千多萬,全世界排行第八位。機場處理的貨物量,全世界排行第一位。但鄰近亦有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我們的三跑擴建完成後,日後處理客運量可以達到一億人次。這個形勢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呢?在珠三角地區內亦有數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包括南沙、前海/蛇口和橫琴。我們看到,鄰近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速。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回應呢?剛才所說,在國際上和區域上的一些轉變和為我們帶來機遇和挑戰。

聚焦香港,我們看到人口老化的情況比較急劇,因此會造成勞動力相應下降。此外,大量樓宇在未來幾十年會快速老化,這對居住環境有何挑戰呢?同時,在過去一段時間,市民大眾都希望香港的宜居度得以提升。目前來說,我們居住的人口分布於港九新界,但工作機會仍然較多集中於市區,這些居所和職位地點分布不平衡,造成一定的問題,亦為交通基建帶來一定壓力。凡此種種都是我們需要應對。

在全球排名方面,我們的基建,沒錯是世界第一,我們是世界級的金融中心,但在宜居度和創新方面,目前來說表現一般,因此在編製《香港2030+》遠景規劃時,我們以將香港向前發展成一個宜居、具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作為願景;而總的規劃目標是通過可持續發展,滿足現時和未來香港社會、環境和經濟的需要及訴求。整份文件有三大元素:(一)規劃宜居的高密度城市;(二)預備迎接新的經濟挑戰和掌握這些機遇;和(三)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創造容量不只是發展,而是在環境方面也要創造容量。概念性的空間規劃,扼要來說,就是一個核心、兩個策略性增長地區和三個發展軸心,並配以合適的交通運輸配套。

接下來,我請規劃署署長凌嘉勤先生跟大家仔細講講各個部分。

 規劃署署長:我們建議「規劃宜居的高密度城市」作為《香港2030+》的首要元素。整體方向包括優化新發展區及改造稠密發展的市區。我們會透過促進八項城市特質去提升香港宜居度,令它具備集約、相互緊扣、獨特、多元及充滿活力、健康、以及共融互助的特質,亦能善用藍綠自然資源及提供共享的公共空間,並妥善保養及更新老化的城市結構。

規劃宜居的高密度城市牽涉多項議題,以下的四個主要議題是我們希望與市民作更深入的探討。

第一個主要議題是人口老化。按照最新推算,在大概三十年後,本港平均每三個人當中便有一位是65歲或以上長者。高齡長者(即85歲或以上)整體人口的比例將由現時的2.2%,增加至二○六四年的10.1%。人口老化不但令勞動人口減少,同時亦會增加各項社會服務及設施的需求。

有見及此,我們將會繼續推廣「長者友善」的規劃及設計概念,顧及長者在住屋、健康護理、社區及社會福利服務方面的需要,以及推動「居家安老」的理念,務求為香港締造一個家庭友善、長幼共融的建設環境。

市區舊樓急劇增長的趨勢將為香港帶來雙重老化的問題。按推算,到二○四六年70年或以上樓齡的私人住宅單位總數將會達33萬個,是現時的三百倍。

故此,我們須繼續推進重建、復修、活化及保育措施,以及加強市區更新的力度及政策,以活化殘舊的城市結構。

第三個主要議題是善用藍綠自然資源及促進健康的城市。所謂綠色天然資源和藍色的水資源是指受市民大眾所愛戴的郊野公園、維多利亞港、海灘、河道、公園、濕地,以及水塘等。

要善用藍綠自然資源,以締造優質生活環境。我們建議訂立一個概念性全港「藍綠自然資源系統」網絡、整合藍綠空間規劃、生態走廊及藍綠基建設施,並具備多項功能。

與此同時,我們將在進行規劃和城市設計時,進一步注入都市氣候及空氣流通的考慮因素,及「動態設計」元素,以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和注重健康,例如多步行和多騎單車。

展望未來,我們會在規劃發展容量時提供緩衝,並預留一定彈性。我們會採用較以往為高的比率,規劃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及休憩用地,藉此改善生活空間。我們亦會提倡以全面且開放的思維,重塑公共空間,供市民享用。

第二個元素是「迎接新的經濟挑戰與機遇」。整體方向是推動香港邁向高增值路線,令經濟基礎更多元化,以及提供技能層面廣泛的優質職位。與此同時,我們須確保有充足經濟用地,一方面應付現有短缺,另一方面增強我們長遠的經濟容量及抗禦能力。

基於這些考慮,我們為這個元素訂下了五個策略性方針。第一,是為未來經濟增長提供充足土地和空間,包括建立土地儲備;第二,是擴濶我們的經濟基礎,並為市民提供多元化工種,以及需要不同技能的職位;第三,是推動創新科技,以及各經濟行業之間的合作;第四,是培育足夠和合適的人力資源;最後,是適時供應足夠的基建配套設施。

就經濟用地需求,我們進行了一次長遠評估,主要涵蓋市場主導和政策主導兩類經濟用地。前者包括寫字樓、一般工業和特殊工業用途, 而後者則是經相關政策局提供的經濟用途,例如工業邨和科學園。扣除已落實的項目,我們長遠仍總共欠300公頃經濟用地,這個數字仍未計算一些較難估算的經濟用途(例如零售),以及較遠期的一些用途(例如高等教育及會展旅遊設施)。

我們提出三點針對經濟發展的策略性方針:第一,規劃多些土地,一方面應付我們四大支柱產業的需求(包括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另一方面輔助一些新興產業(例如創新、科技及現代工業)、以及中小企和初創企業。

第二,針對旅遊業,我們建議增設新旅遊景點,提供更多高檔次酒店及會議展覽場地。

第三,推動農業發展,包括保留常耕農地及有潛力復耕的休耕農地。

第三個元素是「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目標是從兩方面創造容量,包括發展容量(即可供發展的土地和空間,以及運輸和其他基建設施),以及環境容量,並同時推動「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發展策略。

「創造容量」的目的是避免我們的策略性土地及基建規劃工作長期受土地供應不足的限制。但我必須強調,在推展個別發展或基建項目時,我們仍會沿用現時行之有效的既定機制,所以,新的做法不會引致「過度規劃」等問題。

剛才提及的經濟用地外,我們亦有就房屋、社區和運輸設施及休憩用地進行長遠供求評估。如把經濟用地一併計算在内,全港長遠需要新增約4 800公頃用地,扣除約3 600公頃已落實項目,我們仍尚欠最少1 200公頃用地,包括剛提過的300公頃經濟用地、200公頃房屋用地,以及700公頃休憩用地及社區和運輸設施。

要解決這1 200公頃的短缺, 我們建議發展兩個策略增長區,包括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詳情我稍後會作進一步説明。

雖然我們只發展了24%的土地,但發展餘下的地方有重重限制。因此,我們建議採用多管齊下的方式創造發展空間,我們着重透過良好的規劃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並開拓高成本效益和帶來策略性益處的新土地。多管齊下的方式包括優化已使用的土地;調置不同土地的用途,以更有效使用有關土地;創新拓展空間,例如岩洞和地下空間發展;創造土地,例如在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棕地;配合土地使用週期進行規劃,例如及早規劃石礦場和堆填區的後續用途。

在運輸及其他基建設施方面,我們首先要管理及減少需求,例如透過拉近居所與就業地點的距離,以減少及改變市民的出行需要及模式。此外,除了提供新的設施,我們亦希望透過優化現有設施以創造提升容量。當中更要加入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元素配合。就私家車的增長而言,一九九五至二○一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約為3%,遠高於家庭住戶的1.7%和人口的0.8%。若這情況持續,到二○四一年,全港私家車的總數將有123萬部,比二○一五年總數多一倍。我們覺得這個現象需要我們關注,而這個趨勢並不可持續。

在環境方面,我們會從促進生物多樣性及改善環境兩方面着手,藉此創造、提升環境容量,並令現有的容量得以再生。

促進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包括保護具高生態價值的地點、活化現有水體及荒置農地等。而改善環境的措施則包括推動環保運輸、促進良好的風環境及轉廢為能等。

要有效地創造容量,必須有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發展策略配合。採用這些策略進行規劃更已是全球大趨勢,以及應對氣候變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我們建議的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發展已考慮香港的獨特性,特別是我們集約而高密度的建設環境。建議策略涉及規劃、城市設計、智慧出行及基建系統等多個範疇,並會利用數據共享平台和通訊科技基建設施支援。我們建議的概念性空間框架是把剛才提及的三個元素轉化到空間規劃的層面,制定過程中已作多方面考慮,包括上述土地供求的粗略評估、已落實發展項目及基建設施的分布情況、高生態價值及環境敏感地點的分布情況、現時居所與職位的分布情況。

我必須先強調,要物色1 200公頃且可作綜合式發展,並容許採用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並同時兼顧上述考慮的地方,確實沒有很多合適的選擇。

這張圖顯示了我們建議的空間發展模式,包括一個都會商業核心圈、兩個策略增長區、三條發展軸心。

一個都會商業核心圈主要涵蓋三部分。第一是維港兩岸的傳統商業區,作高增值金融及先進工商業支援服務發展。第二是九龍東的第二商業核心區,為企業提供另一個選址。第三是為於交椅洲的第三個商業核心區,亦是建議東大嶼都會策略增長區的其中一部分,主要作為一個新的智慧金融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樞紐。

三個商業核心區在功能上會相輔相成,將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此外,亦會提供新的土地,以協助我們的經濟邁向高增值。

兩個策略增長區分別是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

東大嶼都會的初步發展概念是在生態不太敏感的交椅洲附近水域和喜靈洲避風塘進行填海,以及善用梅窩仍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藉此創建一個新的都會平台。考慮了當地的限制及發展機遇,以及參考了現有的新市鎮規模,初步構思的發展面積約1 000公頃,人口介乎40至70萬,而就業機會大概為20萬。

新界北的初步發展概念是以綜合規劃形式更有效利用棕地和荒置農地,主要包含三個部分,包括在香園圍∕坪輋∕打鼓嶺∕恐龍坑∕皇后山建設一個新一代新市鎮,並在新田∕落馬洲和文錦渡發展現代工業和需要位處邊境附近的經濟用途。初步構思的發展面積約為720公頃,視乎發展規模,人口約為25.5萬至35萬,就業職位約為21.5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兩個策略增長區都着重人口與經濟活動的規模,它們將有助改善現時居所與職位地點分布不平衡的情況,亦使繁忙時間的出行方向逆轉。

三條發展軸心分別為於西面、東面和北面。

西部經濟走廊利用了港島西部的策略性運輸基建設施,把握通往國際及區域鄰近地區的門廊優勢,並以新界西北的洪水橋、屯門和元朗南,以及北大嶼山的各項發展作為新增長平台。

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善用了現有高科技產業和各高等院學的聚集優勢。可在將軍澳、古洞北、落馬洲河套區、馬料水及將來的蓮塘∕香園圍口岸附近進一步發展與知識或科技有關的設施。

北部經濟帶涵蓋六個現有(即深圳灣口岸、落馬洲支線、落馬洲、羅湖、沙頭角及文錦渡)及興建中的蓮塘/香園圍口岸,以及新界北發展,該經濟帶適合發展倉儲、科研、現代物流和其他新興行業。

這張圖顯示了建議的相關運輸配套網絡。當中包括一條新界西北—大嶼山—都會區運輸走廊。視乎交通需求及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可考慮將這條走廊北延至深圳西,以進一步加強香港和深圳的連繫及功能上的對接。這條走廊同時亦可提供另一條通道連接機場和北大嶼至新界西北,幫助減低現時單靠北大嶼山公路連接機場和北大嶼的風險。

至於新界北,將視乎發展規模,興建南北運輸走廊連接新界東北及九龍。

這就是建議的概念性空間框架。

這個框架下的所有發展最大可提供約900萬人口的住屋容量。我必須強調這個數字並非香港的人口目標,只代表在《香港2030+》下的願景及建議所能提供的最高住屋容量,背後亦有一系列的假設。在政府統計處的基線預測下,到2043年的本港人口頂峰為822萬,即上述住屋容量可為該人口估算提供10%的緩衝。有關緩衝亦可轉化成為「調配空間」,一方面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包括改善家居空間及提供更多公共和社區設施),另一方面提升我們應對未來轉變的能力。

透過在市區核心以外創造更多職位,建議框架有助改善現時居所與職位地點分布失衡的情況。根據已規劃人口和職位的數量,都會區佔全港人口及職位的比例會分別由現時約59%及約76%下跌至約45%及約62%。而新界的比例則會分別由現時約41%及約24%上升至約55%及約38%。

《香港2030+》的亮點如下,第一是願景帶動,創造容量以達致可持續發展,在建設區增加的同時,受保護及保育的陸地及水域亦會增加。 第二是提升宜居度,優化新發展區及改造稠密發展的市區,提供優質生活環境,支援不同年齡人士,所以未來人均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供應目標為3.5平方米,較沙田新市鎮的2.2平方米高;改善藍綠資源、建立健康城市,重塑公共空間方面,未來人均休憩用地供應目標將由不少於2平方米增至2.5平方米;更新及改善市區,於發展容量提供緩衝以優化生活空間。第三是接新經濟挑戰與機遇方面,提升經濟容量,不同的經濟活動樓面如甲級寫字樓與特殊工業用地都會增加,拉近職位地點與居所之間的距離。在創造容量方面,包括發展及環境容量,推行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

發展局及規劃署會在未來半年為《香港2030+》舉辦一系列公眾參與活動,包括簡報會、交流會、論壇、焦點小組討論、研討會、導賞團及展覽等等。除了各位手上的公眾參與書册(包括兩個策略增長區的初步發展概念摘要)及簡介單張外,我們亦會在研究網頁上述相關資料及專題報告,藉此加深市民對香港長遠規劃的認知,並聚焦有關討論。我們現誠邀公眾為香港未來發展提出寶貴意見。

我們期望在二○一八年完成整個2030+研究。

2016年10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22分

《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記者會


返回